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题
2012/10/8 09:49

吕根良:非预置光纤冷接取得重大突破 将成主流

C114中国通信网  

C114讯  随着中国大力发展FTTH光纤到户,接入网领域对光纤连接的需求一直保持着强劲的需求。但是冷接和热熔,工厂皮线预端接和现场光纤冷连接,采用哪种光纤接续方式业界一直争执不休,无法达成共识。光纤冷接续由于其便捷、高效、施工成本低等优点,在国外广泛采用,特别是日本、韩国等地,得到大面积使用,而在国内经过近两年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厂家广泛使用劣质切割刀和劣质光缆,另外还有预置光纤连接的先天不足,技术落后等方面因素。

吕根良先生是光纤连接领域的知名专家,领导研发团队于2010年正式提出了“非预置光纤冷接续理论”,起草了国内第一个光纤快速接续连接器企业标准,在2012北京国际信息通信展上,吕根良接受C114专访时表示,非预置光纤冷接续理论已经取得重大突破,能够解决光纤冷接质量及可靠性问题,彻底取代热熔成为FTTH接续的主流。

重大理论突破

近几年来,非预置光纤产品得到了运营商的认可,许多没有生产光纤冷接续经验的厂家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但这些厂家并没有掌握非预置光纤连接器技术,不知道非预置光纤连接器技术核心及制造关键所在,于是在2011年大批量推出了不合格的非预置光纤连接器,在上海、河北等地短时间内出现很高的故障率,给运营商带来巨大的后期维护压力。

“今年非预置光纤冷接续理论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现场接续连接器通过预置点前移至插芯表面,现场光纤紧定在V型槽装置中,非工作态时,光纤端面微量凸出插芯表面,工作适配时凸出于插芯表面的光纤在连接器弹簧的推进贴合,受到对面连接器贴近而缩回至插芯表面,在插芯孔腔中产生微弯,提供光纤耦合的微贴力;光纤纤芯完整切割后倒角处理或电弧球面处理,即可达到高性能耦合,插损IL<0.2dB, 回损RL<-50dB, 接续性能与工厂预制的连接器相同。”吕根良表示。

吕根良指出,非预置光纤技术三大运营商已经大面积应用,天津百分之百全用的是非预置光纤的产品,然后是北京,然后是山西、东北、内蒙,基本上北方的城市有70%到80%都在用。然而由于大多厂家对技术不了解,造成产品质量下滑,引起了运营商对非预置光纤质量的怀疑。通过最新的理论和产品,将有效改善质量和性能,重新获得运营商的信赖。

取代热熔成为FTTH主流

光纤热熔为传统干线及机房建设的主配设备,以接续质量可靠著称,应用于FTTH光纤到户却有着先天不足,初期投入大、接续效率低、施工强度大,没有办法在FTTH领域里面大规模使用。日本住友、韩国日新等厂商又先后推出了热熔型连接器,把尾纤缩小至连接器尾部,希望通过连接器的结构保护熔接点,并采用0.25包覆层定心来降低成本,接续损耗控制在0.5dB以下, 并把此产品写入中国电信标准中,但是经过使用发现,热熔型连接器由于光纤切割制备相当严苛,采用国产切割刀或磨损了的进口切割刀都会使切割失败率大大提高,甚至突破30%以上,而热熔型连接器是一次性产品,成本极高。FTTH领域光纤接续,需要的是高质量、初期投入小、便携、可靠、易于操作,施工效率高的产品。

吕根良表示,非预置光纤技术的应用,改变了预置光纤现场连接器和传统光跳纤制造方法,尤其是国产光纤端面处理机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光纤现场接续性能指标偏低、可靠性不足,接续质量靠产品及施工条件、施工质量的限制,解决了由于劣质切割刀以及不规范操作带来的接续性能低劣等问题,可视化光纤切割质量监视、端面修正成型,为非预置光纤连接器全面占领FTTH光纤接续领域,甚至进入机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运营商节省了大批运维费用,开创光纤连接新时代,非预置光纤冷接将彻底代替热熔成为FTTH光纤到户的主流。

同时,由于非预置光纤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及其对V型槽固紧力和对裸纤压损值的要求比预置光纤还要高提升了技术门槛,吕根良预计,今后将会有一些大厂家进入这个市场,使光纤连接器品牌和品质都得到提高,从而为运营商和终端客户带来质优价廉的产品。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