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9月29日晚间消息(杨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智能终端的爆炸式增长,用户对高速无线宽带接入需求越来越大,单纯依靠3G网络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运营商开始将目光投向更低成本更快捷的WIFI技术,这也催生了电信级WLAN市场呈现井喷之势。
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吸引到了众多的淘金者。其中既有思科、摩托罗拉这样的国际企业,也有华为中兴这样出身电信级网络设备的大鳄,当然更不乏众多专注于无线宽带领域的民族企业。
而在这些专业“淘金者”中,北京华信联创科技有限公司算是一个“另类”,因为它出身于分销渠道,成长于系统集成,成功于自主品牌。在面对刺刀见红的电信级WLAN市场,华信联创将会采取什么样的产品技术策略,在日前举行的“2012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C114中国通信网编辑就华信联创副总裁姚波进行了独家专访。
转身
据姚波介绍,华信联创成立于2003年,创立之初是从分销做起,而后改做自主品牌,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集成、服务为一体的、面向全球的无线网络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而在转型的道路上,姚波感叹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人才的招揽。“为了招揽人才,华信联创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都在不遗余力地挖掘和争取各个岗位的专业人才。而且,公司对各人才都采用包容的态度,因为有实力的人才队伍才是公司发展的长久之计。”
姚波表示,依托于强大的研发团队,成立BHU Networks研发中心,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基础,致力于高性能无线通信产品以及无线网络测试设备的研发并投入市场,目前公司业务遍布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西安、武汉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
相比其他同行者每况愈下的局面,华信联创的发展却在蒸蒸日上。据姚波透露,今年目前销售额大概突破2亿,已超过去年全年的销售额。
积淀
对于华信联创取得的巨大成就,姚波表示这得益于对专攻领域的大力投入以及对市场主流趋势脉搏的把握。
姚波表明,“目前发展WiFi的企业良莠不齐,有实力尤其是有研发实力的企业寥寥无几,绝大部分都是做贴牌,研发投入少之又少甚至没有。”
“从代理模式转向自主研发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尤其是近两年呈现爆炸性增长,包括收购一些有特色产品的公司,寻找一些有独特研发能力的团队。”姚波说。
据姚波介绍,BHU Networks研发了一套基于空间自适应算法的最佳通信算法体系airX (空间自适应最佳通信算法)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大范围覆盖、高密度接入、射频干扰处理、用户业务保证的能力,基于此技术,提供波迅室外智能无线基站、波迅室内高密度无线基站、波迅高性能无线网桥、Wi-Fi测试系统四大系列产品。
姚波表示;“相较于其他企业开发泛滥化产品导致一片‘红海’,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自己的新蓝海。我们不是巨型的公司,不会选择大规模覆盖的产品路线,相对来说我们实际上比较偏向高精尖产品的选择。根据去年运营商大规模招标情况,我们把握住市场发展主流脉搏,着力发展高端智能基站,帮助运营商用户在实现多网协同的同时,降低网络的整体TCO。”
创新
大容量AC和高性能AP只是电信级WLAN网络的外在表现。从运营商角度来看,他们更加希望获得是高品质的网络运营能力以及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在之前,三大运营商都进行了大规模的WLAN网络部署,但是却遭遇“热点不热,热装冷用”的使用情况;同时由于缺乏系统整体的网络规划,WLAN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想中的效果。
姚波对此也抱有同样的看法,其实从根本上来看,运营商需要的不仅仅是设备本身,而是如何从选址、布网、网络调优、后期运维这么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华信联创在未来除了做一些WiFi高端的基站、CPE之外,还极力的关注网络优化,目前,我们已经开发了一套针对WiFi网络的部署、维护、优化等专业仪表,今后希望围绕WiFi领域各方面的应用,开发出更多、更好、更符合用户需求的相关产品。”
“除此之外,我们在此次展会上展示的WLAN应急通信系统也得到了业界广泛的认可,”姚波说,“这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因为之前业界讨论应急通信还是集中在卫星和蜂窝通信网络上,对于WLAN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随着用户WLAN设备以及运营需求的快速增长,具备高度集成、灵活部署、高密度接入、大范围覆盖的WLAN应急通信设备,已经逐步走向市场。”
在谈到华信联创在电信级WLAN市场的定位时,姚波说:“从长期角度来讲,我们希望跟国内、国际上的合作伙伴能够结合,我们希望在未来成为顶尖的设备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