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欢迎收看C114中国通信网在“2010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中的高端访谈节目,今天的嘉宾是来自通力盛达能源的徐小林副总经理和刘建涛副总经理。
嘉宾:大家好,我是通力盛达能源的徐小林,感谢大家热情参与我们C114举办的访谈节目。我们的公司是民营企业,主要从事节能减排到基站设备的一家设备厂商,这几年主要从事的工作是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C114: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也是比较大的发展趋势,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通信行业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基站的数量,包括机房的数量也在成倍增加,在这个大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通力盛达能源取得了哪些成绩?
嘉宾:我们原来是从事开关电源的厂家,对移动基站设备比较了解,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我们也感觉到了,我们前年开始研发对基站的节能减排,耗电量最大的就是空调,占了70%的比重。在这方面我们如果能把这部分电能节约下来,对运营商和国家都算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所以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做能源设备方面的研发。
C114:基站的空调能源节约是运营商非常重视的话题,这几年过程中也有很多厂商在做,包括一些做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的企业都在进入这个市场,这么一个激烈的环境我们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嘉宾:现在确实像你所说的那样,节能减排是国家大形势下要求每一个厂家和每一个人的责任,做这个产品的人确实比较多,基站一类是通风设备,一部分是热交换设备,还有一部分是精确送风,电池恒温箱,这些设备都是在大环境节能减排下衍生出来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好在哪里呢,它没有任何污染,不用任何冷媒来作为节能的依据,我们完全是自然的,自然换热的方式。另外我们的特点还有一个,终身免维护,你知道中国幅员辽阔,很多地方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通风的工具只要有滤网,肯定就要对滤网有损害,另外滤网不能把百分之百的杂质过滤出去,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环境,颗粒,或者杂质也好,会流入到机房里面,对主设备和其他设备都是一种损害。我们的产品就不一样了,它是在外面完全进行隔离的,热交换的方式把冷空气引进来,把热空气引出去,我们从技术上来说是比较先进的。
我们今年年初的时候,在泰尔实验室的检验过程中,我们的能效率达到了10.88,这是检验节能产品很关键的一部分,我们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也是能效做得比较好,所以用户得到了很高的认可。
C114: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我们和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情况是怎样的?
嘉宾:我们在四川移动、山东移动,包括四川联通,以及云南电信,个别省从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进行了广泛应用,节电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各个运营商的总部集中进行了采购,我们也参与了集采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国电信今年小规模的投资试用了一些产品,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参标中。
C114:徐总说到集中采购,运营商也都在采用这种模式,就是就把产品的价格压得比较低,集中采购肯定会让一些厂商没有那么高的积极性,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些厂商在集中采购中,不惜偷工减料,降低设备的性能。
嘉宾:这种情况是有的,厂家为了追求利润,为伪劣的产品代替原来比较好的元器件提供给供应商,这是两说的,我首先认为三大运营商集中采购是正确的,因为在现在这个大的环境下,每个企业都要追求它的利益最大化,同时对各个生产厂家来说,设备厂家来说,我觉得它能研发更好,价格更便宜的,性能更好的产品,促进他们的研发。我们的产品现在就比几年前的产品更优秀了,虽然价格更低了。
C114:产品要做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非常简易的运维,空调产品的可靠性大家是非常看重的,因为它在机房或者基站的整体环境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通力盛达能源在产品可靠性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
嘉宾:我们家家户户都有空调,没有用到空调的地方除非那个地方不热,只要需要用空调的地方都空调。空调在某种意义上也不是好东西,因为它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我们现在这个东西它没有任何冷媒的情况下进行热交换,它和传统空调的性质不一样,但是它没有办法取代空调,当外面的环境温度高达四、五十度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空调,现在没有非常好的办法把空调取代了,我们的产品能够减少空调的应用,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C114:您刚才说运营商面临的情况,我在采购了产品的同时,还要再加装一个空调,咱们的产品不可能在365天都能应用,某些特殊场景不可能应用,这样在初期投资上就会多花一笔钱,您如何说服运营商采购我们的产品?
嘉宾: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必须要他做的一件事,节能减排,是中国对国际环保上的承诺,运营商必须要做的,他不选择我的产品也要选择其他产品做这件事。我的产品唯一的好处,首先没有冷媒,氟利昂是对世界危害最大的能源,但我们现在没有这个。我们是终身免维护,不用后期很大的成本再投入到维护设备中,我们其他类的产品,比如说像通风设备,它现在也是得后期维护,必须换滤网,我们的就不用,所以它特别适合于运营商来使用。
C114:免维护大大降低了运营商运维的成本。
嘉宾:从节能减排的设备来说,各个厂家做得非常多,我觉得现在比较好的方式,提供给用户,我们要说服用户,把产品卖给他,首先要取决于你能给它节约多少电,还有一种很好的方式,如果我的设备真好,我们可以根据运营商的运营方式来锁定,我们节约的电的部分可以进行分成,不用他进行投资,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卖设备的方式。
C114:这种模式非常新颖。运营商要改变自己的十几年历史的运维模式,接受新的理念,还是有一定困难。
嘉宾:我认为还是可以的,因为我去一些需要换热器的地方进行了调研,他们还是有很大的热情,因为他不用做先期投入,节约了电咱俩分成,如果节约不了电,你分不到我也分不到成,每个厂家都会考虑这个问题。
C114:基站空调方面,徐总给我们探讨得非常多,现在运营商有一个非常大的投资方向,就是做数据中心,我们的产品在大规模上千,上万平米的数据中心能不能得到应用?
嘉宾:完全可以,只要在应用空调的地方我们都可以做到。
C114:十几平米的机房和上万平米的数据中心,从技术控制角度来看差别是蛮大的。
嘉宾:对,像国家机关,国家单位他们都要求在夏天开空调,室内温度设到26-28度,只要人的感觉非常好的时候,不用开空调都可以,用热交换的方式可以解决,无非是我的机器做大一点和小一点的问题,运营商的基站是它的耗能很重要的一部分。
C114:运营商关注产品的集成化,小型化,我们的小型化和集成化方面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嘉宾:我们确实有一些用于远端供电的室外的设备,随着城市的发展规模最大,百姓对环保的要求,包括电磁辐射的要求,再建以前比较大的基站是比较难的事情了,也需要基站小型化,集成化,电源设备,包括室内分布拉远的电源设备,在这方面我们尽量做得小,更加适合现在运营商的需求。
C114:我们通力盛达能源在国际化道路上有哪些最新的进展?
刘建涛:大家好,我是通力盛达能源主管国际业务的经理刘建涛。在通信设备国际化道路上,我们已经走了年,在早期的设备,我们已经销往俄罗斯,近几年我们一直致力于国家的设备,我们这种解决方案的国际化,从知识产权到认证,全方面已经做好了国际化的准备,近几年我们也参加了很多国际化的展会,技术交流会,3月份我们参加了美国的CTI国际通信展,在这个展会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国内一些企业还是做一些基础的产品,接插件,电源组件的产品,同时也涌现出来了很多比较有知识产权的公司,像华为、中兴做一些系统集成的产品,还有一些主设备。还有一些软件公司做软件的集成方案,我们通力盛达对通信电源,还有基站专用的空调系统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在这方面我们为国际化扫清了道路,未来一年我们会参加美国的国际通信展,巴塞罗那的全球通信展,还有新加坡的通信展,会在国际化走得更远,有更好的发展。
C114:刘总作为通力盛达能源负责国际事务的负责人,在国际市场的具体拓展中,在开始的时候我们是如何迈出国际化第一步的?
嘉宾:最早国际化的初期,我们一般都是给国外的厂商做嫁衣,为他们贴牌,设计,为他们生产,最后我们的产品价格往往卖得很低,为这种合作伙伴提供了廉价的产品,打上他们的商标去进行销售。随着我们国际慢慢深入,我们已经在国际上申请了我们的专利,在商标方面我们已经是国际化的商标,一步一步背后的工作我们做了很多,产品也已经达到了国际的领先水平。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自己去开拓市场了,去和国外的合作伙伴,国外的运营商直接洽谈,这样体现出了我们的综合实力,还有知识产权方面自己独到的方面。
C114:国际化方面,有很多客户会选择一站式解决方案,我们还是比较依赖于自身的力量?
嘉宾:两种模式都可以,我们和很多合作伙伴提供我们的解决方案,为他们整个系统作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部件,帮助他们去做一些解决方案去销售,这也是一条道路。我们自己在国外有一些合作伙伴,包括直接运营商,我们也会跟它进行商业合作,几种道路我们都会全方面打开国际市场,这几种是不矛盾的。
C114:我们在俄罗斯得到了部分的应用,下一步国际市场重点要突破哪些国家和运营商?
嘉宾:最早开始是俄罗斯,现在我们在北美,东南亚,非洲的一些地区,都有一些合作伙伴,甚至在有些地区我们直接和客户联系,建立起商务往来,未来我们会把我们比较成熟的,世界先进化水平推广到北美和欧洲地区,同时我们也会把我们成熟的产品卖到发展中国家,这几种模式都在做。
C114:在发达市场或者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所面临的客户其实差别起来非常大的,有些客户对成本控制非常注重,有些客户强调产品的性能,我们如何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嘉宾:现在的产品已经从4P时代转向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我们也是这样,我们针对不同的市场,做的都是不同的产品,从这种发展中国家,他们需要物美价廉的产品,到北美,国际化,欧洲这种公司,他们需要更好的产品,通过UL认证非常严格的产品,为不同的市场我们量身订做不同的解决方案,包括我们的换热器,可能在发展中国家他们还在发展,没有想到节能减排。在一些先进的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已经非常完善了,他们要增收节支,非常注重电的使用成本的节约,我们换热器的产品就会在他们的国家应用非常好,针对不同需求的国家我们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它的成本也不一样。
C114:我们通力盛达能源在国外的成功经验能不能在国内进行推广,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良好互动?
嘉宾:实际上在国际市场一些做得非常好的运营商,他们有非常好的市场,已经有非常好的设备在运转,我们跟它的交流过程中,他们提出方案,对设备有一些要求,我们觉得非常好,会应用到国内产品,会对国内产品有一些促进作用。我们国内的节能减排甚至做得比国外还要好,国外人均能源比我们要多,他们在这方面还没有我们意识强,在这方面我们会把国内比较好的设备,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介绍到国外的一些运营商那里去,所以我们在国际的业务,国际这种开发过程中,我们是一种交互的过程,把国外的先进理念拿过来,把国内的好东西拿出去,有利于双边的技术发展。
C114:厂商特别多,各个运营商都有自己的需求,国内也没有非常明确的行业标准,您如何看待标准的问题?
嘉宾:实际上换热器节能减排的国标已经出来了,能效比应该是5.6,移动制订的集采是9,我们公司的换热器能到10.88,能效比来说是非常不错的。
C114:我听说通力盛达能源打算在台湾设立一家子公司?
嘉宾:有这个想法。
C114:我们设立子公司的初衷是什么?
刘建涛:台湾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有合作伙伴,现在我们慢慢也是会把服务做得更迅速一些,本地化。
C114:刘总,您的意思是要建立在本地服务当地客户的能力。
嘉宾:对。
C114:我们在国际市场的拓展,是不是也会在国外设立办事处或者分公司?
嘉宾:我们现在不管任何设备投入到市场以后,提供给任何国家和地区,包括国内,我们首先是做本地化,因为只有这样成本才能降下来,我在台湾开一个分公司,主要领导是从国内派过去,其他的人还要在当地来招。
C114:最后一个问题,关于自主创新方面的问题,通力盛达能源非常关注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方面都有比较好的积累,我们如何看待自主创新,每年在研发投入大概有多少?
嘉宾:我没有完全统计过,因为我主要做市场销售,我们公司每年会在利润一大块拿去做研发,具体数字现在还没有。
C114:非常感谢两位老总光临我们的演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