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C114通信展特别视频节目,高层访谈。我们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了上海贝尔高级副总裁刘钧先生。
刘钧:各位网友好。
C114:首先请刘总为我们介绍一下今年我们上海贝尔在市场上,包括在技术上,产品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包括在这次展会上我们带来了哪些新的东西?
刘钧:谢谢主持人。阿尔卡特朗讯,我们全球整个战略围绕着两块,一个是提供高效的网络通道,另外一个是应用战略,这次我们在通信展之间带来了这方面的内容。比如说我们在高效网络里面我们考虑未来无线宽带的发展,LTE的发展,在应用方面我们带来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包括现在我们在中国国家政策启动下的三网融合,面对个人,家庭、企业的应用,都是我们带来的具体的内容。我们考虑大的产业环境,绿色节能也是我们的主题,未来希望在节能上面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上海贝尔高级副总裁 刘钧
C114:感谢刘总,您刚才提了一些业内非常关注的东西,包括能够解决运营商现在面临的一些非常关键的挑战,我在这里也想了解一下我们的市场发展计划?今年有没有一个市场目标。
刘钧:当然作为企业来讲市场是我们最关注的,包括用户。在市场来说,我们一方面要帮助运营商来建好它的网络,这是我们的主业,另外网络建好之后,特别是今年,因为去年我们在2009年已经把3G的网络建设得非常完善,今年就会面临着应用和客户的发展,支持客户是我们的最大目标,是我们未来一两年的发展,提升应用的支撑能力,提高终端用户的感受。不管是设备商也好,电信运营商,或者是增值业务提供商,最终提供给用户的是一种业务,这个业务体现出来是他在体验当中体验到以前没有的价值,这是所有的产业链参与者所共同参与或者说作为目标的一个方向。
C114:上海贝尔是中外合资的一家企业,也是阿尔卡特朗讯在中国的旗舰企业,我们看到了阿尔卡特朗讯现在越来越把研发、生产,很多产业链的各个体系都迁移到中国来,刘总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中国在阿尔卡特朗讯里面所占的位置?
刘钧:应该说上海贝尔在阿尔卡特朗讯里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方面提到我们的研发,生产,采购都在向中国转移,全球是用中国的力量作为全球战略的发展。除此以外,我们还有很多独特的地位,保证了我们对集团的贡献。第一,我们中国有中国的资源,这个资源包括政府的支持,我们在中国有非常多的企业和合作伙伴,今天5月我们和中铁集团签订了全球的战略合作伙伴。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是人才,为什么研发和生产转移到中国来,不仅中国有市场,而且中国是有非常优秀的人才,一方面服务于中国市场,现在越来越多服务于海外的市场,比如说东南亚很多的国家市场都是我们来支持的。包括人员的输出,我的团队很多人派往美国和中东,澳大利亚,新西兰,支持他们的项目。第三方面,上海贝尔已经成为阿尔卡特朗讯集团里面一个创新的源泉和基地,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很快,通信业发展更加快,很多创新的东西来自于市场的推动,中国市场是最有活力的,很多产品方案源自于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抓住这个机会把它变成全球的领域,IP DSLAM市场当时就来自中国,我们PON的发展,从EPON到GPON,中国市场也是巨大的推动力,包括现在的PTN,分组传输这些落地都是源自于中国。过去我们讲很多都要全球化,我们一直和全球我们的同事和领导沟通,唯一不能全球化的就是应用,因为应用是本地化的,但是可以把它在本地应用好后推广到全球各地。我们还有创新的营地,在中国来做,把创新这个功能在集团里面得到了很大的推动,也是的确为集团做了非常多的贡献。
C114:我们看到上海贝尔在阿尔卡特朗讯整个集团里面非常重要,您刚才提到有很多创新可能是在中国来做,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是不是有来自中国的创新,或者说它的创意,产生的一些产品已经商用了。
刘钧:应该说中国的创新商用,把中国的产品带入全球是很多的,过去我们比较早期的视频监控,中国市场最先开始,现在应用到全球。因为中国有很大的用户群,运营商实力很强,有很好的基础,我们和中国的主要一些运营商,特别是移动运营商开发了很多的业务,我们展会上也带来了一些业务,其中有一项网信的业务,是基于我们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以及和运营商深度合作,面对互联网的应用,这个应用将会有非常长远的发展,我们公司的产品展台的情况就可以通过一条短信,接入互联网,得到全部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做对我们展台的评论,这是我们的一个创新业务。我们相信这个业务在不久以后就会推广到全球其他的运营商,我们也相信这个业务有可能基于现在已经发展得很好的短信和彩信以后,另外一个非常新兴的信息传递,或者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应用模式。
C114:非常精彩的解说。这应该也是刘总的老本行,刘总也是我们这边上海贝尔应用软件部门的负责人,能不能在这里为我们介绍一些有关于3G方面的应用布局,因为我们知道在去年3G大规模建设以后,业界的眼光越来越多投入到应用方面,我相信上海贝尔在这个领域应该也是有自己很多的独到之处吧。
刘钧:应该这样说,在应用领域,我们刚才说了其实关键是依托于用户和本地市场,我们有一千人的研发团队在中国,可以帮助我们去做。至于说帮助运营商推动它的方向,我们有新的业务,展台上可以看到已经商用的,在电信方面,CDMA,EV-DO,全网的应用,在任何地方就可对讲一样。中国移动我们也做了一些新的应用,包括现在进行的业务,我们在它的终端和终端管理方面提供的业务。联通的移动流媒体,移动视频以外,今年我们比较多参与到三网融合,多频的业务,面对数字家庭的战略方向。我们关注个人消费者的群体,这个群体的需求很大,非常广阔,但是我们现在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面对家庭,特别是面对企业的应用将会有很大的需求,这方面我们也在调整我们的战略,这方面和运营商一起做大的投入。
C114:刚才您演示的在您手机上的这样一个应用是和哪家运营商一块做的?现在有没有推送出来。
刘钧:这个应用,我们已经准备了一年,目前应该说已经在商用阶段,目前很多大客户已经在使用。我想在未来一两个月之内就会有更多的客户来使用,这些运营商是非常有实力的运营商,我们相信跟他们的合作,能够达到像短信和彩信一样级别的业务,我们也希望这个业务未来能够被每个人所使用,同时能够传播到国际市场。
C114:请刘总为我们介绍一下上海贝尔对3G是怎么看待的?认为3G最受到客户青睐是什么?
刘钧:3G本质上是移动宽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就像我们在本世纪初,2001,2002年的时候,我们上ADSL一样,512K的宽带,和过去的拨号上网完全不一样,3G也体现了这样一个飞跃,它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特别是LTE,至少2M,4M,光纤到100M,技术本身提供了这个平台和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带来的体验的差别。主持人用过手机,2G,2.5G,3G上网你会明显感觉到这个差别,我现在是拿着手机看电影的,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只要3G信号稳定的话,这个流非常流畅,过去我们不可想象在手机上看电影,现在都变成了可能,3G使很多事情变成了可能,过去比较困难的体验变成了非常良好的体验,对我们用户是很大的价值,我感觉到生活质量的改善。
C114: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其实3G也是最受到用户青睐的那一块是业务,我们3G的速率也好,包括它的技术也好,其实都是为业务来提供的可以应用的前提,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刘钧:我觉得可以这样去做一个比喻,我们国家在六、七十年代,或者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我们高速公路都不是很发达的,那个时候你要说有什么好的车,去什么地方很快也不太可能,可能北京到天津都要三四个小时,但是现在有了高速,特别有了高铁以后,高铁是基础建设,开车的话,我走京津高速一个小时到天津了,高速铁路只要29分钟就到了,3G带来的就是这样一个变化,这样的话,我们很多人,各种各样的车都可以开得上去,这就是应用,这是3G的基础建设和应用有一个互动的关系,没有基础建设这些应用就没有存在的根本,有了这些基础建设的时候,很多应用就有了很多的想象空间,这是3G给我们带来最大的一个变化。
随着未来LTE的发展,这个变化更加不可想象,苹果的应用商店,真的很佩服它,没有3G的很好的移动宽带,我相信也是不会那么蓬勃发展,高速发展。
C114:2G时代,短信、彩铃的应用成了杀手级的应用,3G时代哪些应用可能会成为杀手级的应用?乃至未来LTE时代,您有怎样的看法?我在业界听说大家认为单一的杀手级应用可能已经不存在了,更多是把很多应用捆绑起来,通过一个平台推送出来,您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刘钧:刚才主持人说得非常对,单一的应用,成为杀手级的应用,这是一个老话题,蛮难的。很多的应用是集合,就像今天我们展会的主题一样,融汇宽带新体验,是不是我们像过去短信一样这样的杀手级的级别,这非常难说,如果更好利用带宽的能力,把一些新的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连接起来,包括现在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包括云计算,结合到物联网的这些领域,我相信会带来非常多的应用,这需要我们的产业有很好的环境,共同努力打造杀手级应用,它应该是一个集合,而不是单一的,我们每个人可以给它做出来的应用。
C114:需要整个行业群力群策。
刘钧:对,需要整个产业链共同努力。
C114:我们听到很多人谈到在当前的应用供应商,或者是终端入口的供应商日益崛起之下,运营商越来越沦为一个哑管道,上海贝尔怎么看待,如何帮助运营商避免这些趋势,我们有哪些方案和产品吗?
刘钧:这是一个传统的话题,我是这样看,我们认为运营商作为管道这件事情上本身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运营商的本质来说它提供的基础网络就是管道的,只不过是管道做成什么样,未来所有的业务都通过网络方式来提供,终端是呈现和互动。用云提供这些计算和能力的时候,终端的过程都需要这个管道,没有这个管道就不行,我们现在打开水龙头会有水,这和我们挑水是不一样的,我们习惯了打开水龙头就有水的方式,我相信未来对于应用和业务都是打开水龙头就有水,但是这个水要做什么,我相信运营商打开水龙头,为什么现在存在这样一个讨论,是因为目前我们的网络还在转型当中,没有达到高品质的管道,所以我们要去努力,我们现在有很多运营商目前的模式和业务,和我们运营商本身的模式不够相关性,就需要一个能力,运营商如何把自己变得和这些服务与应用更加相关,运营商要建立一个平台,你和业务挂上钩了,你就会有相关的收益,如果你纯粹做管道的话,在现阶段是有这样一个挑战的,如果运营商目标长远,建设高效能,高品质的网络,这个盈利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应用支撑能力,开放给其他的服务商和开发希望者,一块来建立,发展过程中取得自己应有的收益,可以帮助运营商很好解决成为哑管道的困惑,我们公司把网络建成高效能网络,提供应用平台,都能帮助运营商很好朝这个方向在战略上做一定的布局。
C114:我们看到了现在互联网IT行业和通信行业有一个融合的大趋势,包括有很多Facebook这样社交类的网站,还有微博,这些新出现的业务您觉得能和我们这些传统的电信行业联系起来吗?或者说怎么样把这些互联网的应用让我们的电信运营商所用?
刘钧: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些业务,和运营商都是离不开的,所有的微博也好,或者其他的SNS的这些网站,它们都是基于网络上的能力来做的,如果没有网络连接和互联网的平台,这些业务不可能出现。本质来讲这些业务和现在电信的能力和运营商的关系密不可分,问题是如何更好结合运营商的能力和这些创新的形式,能够把它的价值提得更高,这是我们整个行业都要做的事情。像手机平台来说,把运营商很多的能力开放出来,面对很多的开发者,语音业务和视频业务结合起来,中国将近10亿的用户和很多的固网用户,这些用户是不是可以发展成为微博的用户,把这些业务无缝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这样的平台,使新的IT和新的互联网的业者一块合作,下一个阶段就会从草根变成更加正式,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需要大家一块去探讨。
C114:感谢刘总参加C114的专访,我们希望上海贝尔能够在未来发展得越来越好,包括应用方面能够成为业界独树一帜的这样一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