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各位网友大家好,
欢迎收看我们C114在国际通信展的特别视频栏目,我们很荣幸请到了UT斯达康的总裁卢鹰先生。
卢鹰:各位网友大家好,谢谢你们对UT斯达康的关心和支持。
C114:其实我们也看到了UT斯达康今年一年以来都做了一些比较大的调整,包括引入一些国内的资本,您能不能在这边跟我们一块分享下公司目前的状况,特别是有哪些地方和原先的UT有所不同?
卢鹰:我相信首先是公司的基本结构,大家都知道,我们引入了北京市国有背景的资本入主UT斯达康;我们也改造了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团队,我们董事会引进了了解中国市场、代表我们国有资本立场的一些董事加入我们的董事会;另外我们把我们的运营总部从美国的加州搬到了北京,这就是我们最近一直在说的UT斯达康回归中国,当然这只是形式上的。
从内涵上来讲,我们说到回归中国的时候,体现在我们的业务、资源、关注度,对中国市场这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从公司内部来讲,我们在去年以来就已经开始进行公司的精简,在今年年中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这方面也逐步显现出它在成本和效益方面的一些效果,所以公司的基本面也在稳定持续调整。
C114:我们非常高兴现在UT斯达康重新启航。那么在引入新资方之后,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文化是不是也有一些影响,咱们重新启航的UT斯达康怎么样来定位自己在这个市场上的地位,包括和友商之间,包括像爱立信和华为之间的关系?
卢鹰:首先引入资本对公司的结构和文化势必带来一些影响,我们现在更多是对UT斯达康自身的条件、状态、规模,要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判断;同时也要找出我们和一些知名、比较领先的大的友商之间的差距。和他们相处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诚恳找到与他们相比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能专注于我们自己有优势的地方——一方面我们拾遗补缺,另一方面我们在重点的市场上有自己的突破。
C114: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会有竞争关系,包括希望在这个竞争当中我们利用自己的优势来胜出。
卢鹰:对,大和强之间往往有着比较强的关联,我们非常尊重我们的友商们,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对市场竞争我们是一种积极参与和面对的态度。我曾经跟大家说过一句话,宁让人打死、不让人吓死,我们和友商在一起的时候,由于我们对一些领域的专注,UT斯达康也经常有胜出的机会。
C114:UT斯达康换了新标,包括在通信展上面我们也有一个专门的仪式。换标意味着什么,我们UT斯达康是怎么来解读的?
卢鹰:UT斯达康更换企业标识,首先是我们公司完成战略重组,在新的战略指导下扬帆启航的一个号角;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经过这一次战略重组后,我们的资本层面、管理团队层面和整个公司基本面的一些变化;还有就是说它承载了很多我们所希望传达的信息,比如说我们回归中国,我们更多的反映出有中国特色的这样一些信息在里面——我们的团队也是有了更多的中国特色、我们对中国市场也更加关注、同时我们也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C114:业务方面我想了解下UT斯达康将来会面向哪些领域?您刚才说了可能会专注于某些领域,在此也是请您详细为我们分析一下。
卢鹰:对UT斯达康来讲我们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调整之后,可能在总体规模上和我们一些大规模的友商有一些差距,但是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独到的优势,从基本策略上来讲我们会专注于我们所关注并且愿意投入的一些特定的市场环节,尤其是三网融合所带来的机会。
正好经过了调整之后,我们无论是在产品,还是在技术,还是在我们将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开发的服务方面,我们对三网融合相关的一些运营商、一些机构,都有着很好的针对性,所以我们对这方面是充满信心的。
C114:这也是咱们这次参展的展示重点。
卢鹰:是这样的,UT斯达康这次参展最主要的内容就是UT斯达康如何参与并且积极推动三网融合在中国的发展,我们为此有针对性拿出了以宽带、传输、接入,以及以多媒体互动视频服务为基础两大体系的产品和技术展示,应该说是有了极强的针对性。
C114:我们知道UT斯达康在广电系统里面也是有着非常好的基础,现在重新启航之后,在广电和电信两个领域里面咱们会有怎样的取舍?更倾向于哪一面,或者是两者兼重?
卢鹰:电信市场,尤其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是UT斯达康成长和发展的摇篮,应该说这些运营商都是有恩于UT斯达康的,比起广电来讲,我们在电信方面的根基可能更加深厚一些。在广电这边我们近来做的一些工作,总体来讲基本上还算是一个新兵,我们学习过程中会稍多关注广电,但是并不代表着我们就只是做广电。
这次在我们的战略调整方向中也非常清晰表明,我们是以传统的电信市场向电信与广电市场并重的策略,所以我觉得三网融合指的就是电信和广电两大运营商集团所拥有的技术,市场和网络的融合,对于我们参与者而言哪一边都是十分重要的,并不仅仅是我们的哪一些产品。
电信运营商我们在宽带产品接入层面,目前应用最广泛的EPON、GPON技术,UT斯达康的技术也会用于我们广电的双网改造,我们觉得这样融合的方向,大家可能会走向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我们广大的电视或者是电信广电的用户,都会拥有更好的带宽、更多的多样性的服务,以及更高质量的文化娱乐内容的享受。
C114:更高的用户体验。
卢鹰:对,是这样的。
C114:其实我们也知道三网融合谈了很多年了,今年在国务院的推动下,也是在运营商和广电的共同努力下,进入实质性的进展,年中的时候提出了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对运营商,电信也好,广电也好,他们在做这个试点的时候,您觉得可能他们最需要注意的点是什么?另外我们UT斯达康对他们来说能够起到哪些方面的帮助?
卢鹰:在这方面我觉得最近我提出一个观点,三网融合其实最重要的是思想的融合,涉及到三网融合的各个方面:首先要意识到这是我们国家强国富民的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性的决策,如果思想上能够积极参与,其他的事情就好办了。当然由于历史,行业等等的原因,我们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在很多事情的认知上,包括发展历程上都有不足。我们在参与广电的发展过程中,就会把我们从电信这边所学习积累下的一些优秀的通信网络管理建设的经验介绍给我们广电的客户;同时我们中国的广电系统对于文化娱乐产业、文化安全等等方面的理解,尤其是对人民大众娱乐要求的理解会更加深厚,我们反过来在支持我们电信客户的时候,也会在这方面给他们有一些帮助。
另外,我们在一些实际的案例过程中,会面对电信和广电共同工作的项目,UT斯达康也会借助我们在技术上,人脉上各方面的关系,使得我们的项目做得更加顺利,这是对三网融合来讲,UT斯达康不仅仅是一个参与者,更加是积极的推动者。
C114:谢谢,听您说得也是非常好。那么在咱们的整个推动过程当中,参与了哪些项目?包括12个试点城市,我们进入哪些城市?
卢鹰:实际上目前我们这12个试点城市,三网融合试点,还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第二,各个试点城市的发展也不是很平衡。如果说我们参与了哪些的话,应该说12个试点城市我们都有参与,只是不同的城市、不同地区我们参与点不一样,比如说有些城市我们在电信或者联通的宽带建设方面有所投入和参与,在有些城市可能对于我们中央以及各试点城市的地方两极平台建设上有了比较重大的建树。
但是我从中也可以看得到还有一些我们正在酝酿和发展之中,大家说到三网融合,更容易把它理解成为是不是就是IPTV,或者广电也可以做宽带和话音,实际不是这样的,这种融合是网络、业务、服务的融合,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机会给予UT斯达康,也给我们其他的友商。
C114:我们了解到UT斯达康在国外一些多屏合一、多重播放的领域都做得非常好,咱们怎么样把在国外的经验搬到国内来,您觉得咱们下一步把国外经验引入国内的这些重点是哪些?
卢鹰:的确,UT斯达康的IPTV设备和技术除了在中国之外,我们在其他的国家,像日本、印度、巴西、泰国等等国家都有着比较大规模的部署,面对不同的国际应用环境的时候,我们也有很多关于如何承载大规模运营,以及如何向客户提供更多的多样化的改善用户体验的这种经验。
在为国内电信和广电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服务的时候,我们也把积累的宝贵的经验转移到国内市场上来。对于国内市场来讲,我相信UT斯达康是国内率先引入IPTV技术、同时也承载着超大规模用户在线应用的企业之一,我们提供给客户IPTV的平台、网络、以及终端来讲,首先是具有很可靠的运营可靠性,其次我们会不断提升IPTV平台对用户体验改善的经验,我们认为现在的IPTV重要的或者是困难的部分并不是平台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是如何深入理解广大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以及他们的需求,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希望很快能够在国内见到效果。
C114:我们也经常谈到杀手级应用,在三网融合领域您认为哪项业务是未来的杀手级业务?似乎我们现在很难找到单一的杀手级业务,更多的是一种平台化的多业务捆绑来吸引用户的青睐,我不知道您是怎么看这种观点的?
卢鹰:我同意你的观点,现在大家如果想梦寐以求找到一个单一的杀手级应用恐怕比较难了,随着我们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家的多样化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强烈的显现出来,越是开放、丰富、多样的这样一个平台,就越能给我们受众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选择机会,所以我认为我们三网融合发展,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给我们广大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个性化的机会。
但是某一些主要的应用还是会起最主要的作用,比如说高清视频,视频节目它首先对带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第二它给大家的用户体验会带来一个飞跃。我们都说现在让谁回去看黑白电视节目,大家有时候追求某种艺术效果、或者是怀旧的感觉,才去看黑白,这时候你把它作为日常的娱乐内容显然是不行的。人的眼睛是习惯更高质量的服务的,同样如果我们看惯了高清,再回头看标清的彩色视频节目,你也会受不了,高清的服务应用各方面都会有更高的要求,这一块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是一块。第二是基于个性化需求下的增值服务,谁能够更好、更多、更深入把握不同人群的特定需求,谁就可以变成一个杀手级的应用。
C114:我们看到UT斯达康不仅仅是做业务,也是做业务交付的平台,在上面已经开发出了很多业务,不断向用户推送,我觉得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UT斯达康的平台已经算是一种杀手级的平台了。
卢鹰:谢谢。
C114:最后我们想了解一下UT斯达康今年的业绩目标是怎样的?也希望卢总在这里帮助我们预测一下,我们UT斯达康什么时候能够产生盈利?
卢鹰:我们因为是一个上市公司,所以公司的经营情况,包括经营目标都是公开透明的,在今年年初我们也制订了相关的一些目标,尽管当时是前任管理团队制订的,但是我们总体还是按照这个目标严格在执行。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离年初制订的目标基本吻合,至于扭亏为盈的时间,我个人的观察和判断应该是比较快的,但是也希望你理解,因为我们是一个上市公司,对于披露的规则,我没法说出十分准确的时间。
C114:谢谢,非常高兴能够邀请到卢总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UT斯达康在重新启航之后能够继续在我们业界领起一阵潮流,包括在市场上也获得更大的突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