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2010/10/11 18:50
专访: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执行副总裁冯映夺
0
0

 

C114: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了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执行副总裁冯映夺先生。

嘉宾: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参加到节目中来。

C114:爱立信低调换标一周年了,我们在这张名片上可以看到这个标志从以前横向的变成现在我理解更像一个帆船形状,有大航海含义的这么一个标志,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嘉宾:对,我们实际上是从今年2月份在巴塞罗那的通信大会上,第一次展示我们新的爱立信的标志,主要还是因为有几点,第一这是一个新的世纪,新的十年。第二我们有一个完全新的总裁,45岁的全球总裁,但是如果要说我们的新标识的话,实际上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创新。而我们品牌的变化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也就是说每一个员工都变成了一个品牌大使,从一点一滴做起,以实际行动诠释新品牌的内涵。今年我们在展会的主题叫“500亿连接,从我们开始”,也就是说从我们每一个员工做起,为今后的电信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我们换标真正的意义,从内往外内涵的改变,从外部表现来看,更加年轻,更加创新,更加有色彩。

C114:这一切变化全是静悄悄进行,没有任何大张旗鼓宣传,甚至是一则新闻稿都没有。

嘉宾:对,我们不会专门在媒体上来解释我们的新标,新品牌的意义,不会的,因为这是一个从内向外的转变。

C114:在2G时代,爱立信放弃了CDMA,全面做GSM,现在GSM在全球拥有超过80%的移动用户,是最主流的制式,LTE被公认为4G最主流的技术,爱立信也是领先者,另外,在大家还在谈硬件的时候,爱立信开始专注于服务。爱立信有什么秘诀保持视野的前瞻?

嘉宾:有两点,一个是我们爱立信在研发中的投入,是所有的整个电信领域里边最多的,每年16%的销售额都投入到研发,这令我们一直保持了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第二,前瞻性,看今后整个行业的发展,我们主要是靠战略管理流程来做到的,我们的战略管理流程,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好的一个流程,在这个流程里面,上到全球的CEO,下到每一个普通员工,都积极参与到整个流程中。而且这个流程是一个滚动式的流程,每年年初的时候我们要做什么,望眼世界,6月份是全球战略大会,战略大会之后两百多人的全球最高层一起来看今后五年的战略,这个之后把它传达给全球所有员工,让大家都了解今后几年的战略是什么,然后由各个市场来做再下一个五年的战略。在年底的时候定下来战略项目,去推动整个的战略发展,到明年又开始了,不断向前滚动。这一完善的战略管理流程,使得从管理层到所有的员工都能看到今后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在哪些方面应该转型,我觉得爱立信的前瞻性要主要归功于我们的战略管理流程。

C114:从您的说法可以看出爱立信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变革,它现在正在破除什么样的自己定义的困难?

嘉宾:当然困难有很多,我想说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在电信业是一个领先者,我们通过技术领先,通过最大的客户群,通过标准化达到这种规模效益,为所有的客户提供我们最好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很多客户都有自己专门的要求,你的反应速度,你对客户要求的满足程度,这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怎么样既保持技术领先、标准化、规模效益,又能够快速满足客户的专门需求,这两边找到平衡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对于其他厂家来说可能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如果你不是在一个领先的地位,你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上。但是你要作为一个领先的厂商你就还要起到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在技术标准化、领先性等方面有所作为,怎么样找到这两者间的平衡是对我们非常大的一个挑战。

C114:电信市场现在正在残酷洗牌,但是我们也看到其实现阶段还有一些非常有实力的厂商,它们过早陷入泥潭,其中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它的多股东结构造成了自身的不稳定,您觉得像爱立信背后股东比较单一的结构是不是有很大的优势?

嘉宾:我们觉得在股东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刚才我说新上任的CEO,45岁,爱立信自己培养出来的干部,整个8万员工都在支持他。从股东角度来讲也是非常支持现在爱立信全球管理团队的战略、目标、方向,没有任何的扯皮,或者是反应不公,我们没有看到这些,今后我想也不会看到这方面的问题。

C114:我们接下来看看单一的股东结构还会带来什么样的优点?这是我们通信人家园生成非常客观的投票,完全由网友来完成,这次调查实际上是一份职场取向的意向,你最向往哪家设备商去工作,投票超过700人,点击量超过2万人次,这个结果应该说还是有些惊讶的,爱立信遥遥领先,获得了超过41.5%的就职取向,为什么说惊讶呢,因为爱立信是来自于北欧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员工一万人左右,我们应该看到有四成中国本行业的朋友都向往去爱立信工作,您觉得有这么高的支持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何处?

嘉宾: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完整的数据。第一,我想说非常感谢网友们对爱立信的厚爱,感谢大家对爱立信的信任,确实非常不容易,如果要是说原因的话,我想有几个方面,一个是爱立信比较软的文化,鼓励大家去负起责任来,对个人非常尊重,当然很少批评人,这可能也是软文化不好的地方。同时,爱立信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不光是在中国,在爱立信很多其他的国家都是一样,叫入乡随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如果说白了,到了庙里随和尚,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在中国的运作完全是中国的企业,98%的员工是中国本地员工,而不是变得我们把在欧洲的一些思想、思维方式强加给本地的公司。

再说一点,爱立信到中国来,一开始就是一种我到这块来不是来一天,不是来一年,我到中国来是来扎根的,是要在这里呆一百年,甚至更长,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就使得这个公司运作非常流畅。举一个例子,有很多跨国公司的全球领导们说,现在在中国做生意越来越难了,他说这个话的本身就是他没有一个扎根中国的基本概念,所以他就说我到这来就是短期的行为,一难了就抱怨或者考虑撤走。我们在中国的生意是逐年在增长,每一年都打破上一年的销售收入,一直在增加。所以我想,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可能令很多网友,很多朋友们对爱立信还是比较认可的。

C114:毫不夸张地说爱立信是中国通信的启蒙者以及老师,我最近注意到两个趋势,中国的硬件设备采购里中国本土厂商占据了主流的角色。您在上海世博演讲里提及了创新和服务,中国昔日青涩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咄咄逼人,爱立信有什么样的秘诀在未来十年里保持基业常青?

嘉宾:我觉得现在可能在整个的市场上,有一个小小的误解,认为爱立信这样一个百年老店它以前是在2G比较领先,现在市场上有了一些新秀,3G方面爱立信落后下去了,实际上我个人觉得这个情况不是这样子的,从几个方面来讲,第一就是从竞争环境来讲,以前是八国联军加上两个土八路,八国联军就是那几个外国厂商,两个土八路是当时的本土企业,是在混战。爱立信经过这些年来行业的整合,在这个竞争环境里面不是败落了,而是胜出了,我们保持了我们的市场份额,甚至增加了我们的市场份额。咱们本地的厂家起来以后,吃掉了很多其他国际厂商的份额,但是爱立信依旧保持了自己的市场地位,所以我们对我们自己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虽然是一个百年老店,但是能够焕发它的青春。

随便举两个例子,在北美市场上,爱立信多少年了都是一个二流甚至是三流厂商,大概10%的份额,增加的话没有可能,退出的话也不舍得,但是2009年一年的时间,一个完全的鲤鱼翻身,从10%的份额到现在超过50%的北美市场份额,保持了和AT&T的合作关系,开启了和Verizon的LTE合作,还赢得了Metro PCS的LTE合同,此外还赢得了Sprint为期7年的托管服务合同,我们还将北电在北美的业务全部拿下来,一年时间这五大举动,一下子令我们成为北美市场领导者。今年在韩国也是一样,以前我们在韩国是一个没有什么业务的厂商,20多人,现在一下变成了1300多人的韩国第二大设备供应商,也是通过运作,把北电的股份买下来,成立了LG-爱立信,一下子变成了在韩国的两大巨头之一。这个例子就表明了百年老店依然能够焕发青春,我想在中国我们也会看到非常光明的前景。

C114:刚才冯总提及了在美国的4个大合同,以及收购北电的一系列举动,非常荣幸,将近十篇文章C114都进行了报道,而且是首发。我作为一个观者或者是历史的记录者,尚且如此兴奋,我想作为爱立信的实力更加令我们的读者钦佩。电信业整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互联网Google这样的巨头,所有的PC厂商都在做手机业务,爱立信有没有感到危机?以及应对。

嘉宾:从两个方面来讲,IT巨头也向电信领域在渗透,一个是电信领域这些巨头们往IT领域渗透,实际上爱立信这些年一点一点的改变,我们也是在往IT领域里面渗透。总的来说,我觉得刚才你说的Google,苹果惠普,本身从PC到IT业,到电信业,做手机什么的,对爱立信这样的厂商来说是一个大好事,为什么,你可以看到苹果这几年通过Iphone,Ipad,来进入电信领域,它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网络的数据尤其是移动的数据流量猛增,流量猛增对运营商来说,对爱立信来说都是一个好事,包括Android的平台,所有手机往智能手机发展,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包括惠普、思科这样的,再想一想下一个就是云计算,云计算跟智能手机一样,肯定会进一步激发网络的流量,对运营商有好处,对爱立信这样的厂商也有好处。

C114:冯总,您最后的回答非常巧妙,请允许我再紧逼一步,爱立信和惠普,华为这样的巨头交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可能我们的产品线,像存储等等领域暂时是空缺的。爱立信未来会不会有进一步的收购行动,使自己的产品线更加丰满,迎接新的挑战。

嘉宾:可以这么说,今后电信业,整个行业的增长实际上如果你们看全世界,包括在中国,它是一个比较平滑的增长,增长的数字是一位数,不会超过两位数。爱立信的增长目标,无论是中国,还是全世界,都是两位数的。我们怎么才能超越市场的平均增长?我们肯定要做得更好,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这个还不够,就像你说的,前几年爱立信的发展,包括前几年的收购,这些都是我们增长的部分,今后这样的收购还会有。

C114:谢谢冯总全面解答了爱立信的发展宏图,我们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

嘉宾:非常感谢,谢谢大家!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