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2010/10/15 10:27
兆鸿通信亮相2010通信展 无线城市与网络优化成亮点
0
0

C114讯 10月15日消息(桑菊)在今“2010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广东兆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兆鸿通信”)总裁李劼博士在接受C114中国通信网专访时表示,3G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和运营,赋予了“无线城市”新的生机。同时,通信网络规模的急剧膨胀与日益复杂,也给网络优化运维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蛋糕。

“可以认为,新一代无线城市和通信网络运维优化将会成为后3G时代,产业链各方争夺的焦点。而兆鸿通信正是看到了其中所孕育的巨大商机,提早进行了产业布局,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李劼的话显然不是空穴来风。在今年8月,香港上市公司中国新电信集团正式收购了兆鸿通信母公司智朗全部股本,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两块业务的价值。

构造新一代无线城市 佛山模式浮出水面

能够随时随地的低成本接入无线宽带网络,是所有人的梦想,这也催生了2004年以来的无线城市的建设浪潮。但从美国费城开始,一直到国内的北京、嘉定等城市,无线城市鲜有成果的案例。

对此,李劼分析道:“国内的无线城市应用并没有取得成功,并不代表不存在市场需求。而是原有的套路,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商业模式上都不贴近市场需求。从技术角度来看,单纯的依靠WIFI或者WIFI+WiMAX并不能为用户提供高可靠性的服务,而且单独建设一张大面积无缝覆盖的数据网络成本也很高;从商业模式上来看,之前更多的是依靠商业广告或者政府买单,在如此高成本的投入下,也不是最佳选择。”

“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创新,打造一种无线城市的新模式。目前,兆鸿通信联合中国电信和佛山市政府推出的无线城市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姑且称之为‘佛山模式’。”李劼接着说。“我们在技术上选择了有线网络、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与WIFI共同组网的模式,这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建网的成本,而且也保证了用户宽带应用体验的一致性;在商业模式上,也摆脱了原来单纯免费接入的方式,采用与运营商合作,以全业务电信套餐形式收取接入费用,并将佛山电信丰富多彩的增值应用移植进无线城市服务中,在增强用户黏性的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每种接入技术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实现网络与业务的相匹配,给用户提供一致性的体验。只要你的网络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在合理的套餐成本下,用户会选择无线城市服务的。我们通过与政府、运营商进行联合建设和运营,成果创新了很多体制,真正实现业务的营收和盈利。佛山模式完全可以在更多的城市进行复制和推广,我们也希望能与更多的运营单位展开深入合作。”

看好网络优化市场 超导链路技术服务世博

与大张旗鼓的网络建设不同,网络优化却是慢工出细活。在2009年,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大规模扩容兴建移动通信网络,目前国内基站数量总数已经超过100万。仅兆鸿通信首期推广的中国电信就超过20万台基站,超过500亿元的巨大市场。复杂的应用场景更是催生了庞大的网络优化市场。

“现在的通信网络已经进入了管理时代,只有不断对网络进行优化,才能保证网络整体容量和接入效果,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从而提升话务量,降低离网率,提高企业效益。”李劼总结说。“兆鸿通信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了超导链路系统产品。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超导降低噪声、抑制干扰。”现在全球通行的三大3G标准,都是基于CDMA技术,而CDMA技术本身就是自干扰系统。

“我们的超导链路产品除了更低的使用临界点之外,本身体积也比较小;同时,设备的结构非常简单,不需要专门的运维人员,节省了运维成本。”谈起自己产品的优势来,李劼如数家珍。设备的小型化、智能化、高可靠性和低碳正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方向。

据李劼透露,其超导链路产品已经在中国电信的现网中得到部分应用。“我们已经在上海和广西完成了网络测试,正在江西和内蒙古针对不同场景作测试,并计划协助广东电信为亚运会提供相关服务。我们希望能够给网络优化产业带来新思路。”除了中国电信之外,兆鸿通信还打算将其超导链路技术推荐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