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樟村坪镇是亚洲第二大磷矿区,探明磷矿储量26亿吨,孕育了多家磷矿企业。走进位于此处的江家墩矿业西部矿区,往日轰鸣的采矿现场不见密集人影,液压掘进台车在井下自主掘进,无人矿卡沿最优路线精准运输,地面调度中心的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各类生产数据……
作为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游的重要原料供应基地,湖北宜化江家墩矿业有限公司曾受困于井下WiFi不稳定、刚性网络拓展难、有线布线铺设繁琐、远程控制延时高等传统矿山生产痛点,难以适配智能化开采需求。

(借助安装在矿井下的移动5G设备,工作人员可对大型采掘设备进行远程操控)
为推动江家墩矿区向数智化转型升级,依托5G/5G-A、AI、万兆工业环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中国移动湖北公司携手江家墩矿业打造5G-A智慧矿区,这座传统大型矿区正实现从“人力密集”到“数智运营”的高效绿色转型。
“5G-A智慧矿区的建设,依赖于一张高速、可靠、低时延的通信网络。”湖北移动宜昌分公司技术人员孙康介绍,通过在矿区构建“5G+万兆工业环网”智能融合底座,实现矿区井上井下5G专网全覆盖。在井上,基于高密度部署的5G基站与全光网络,信号覆盖达100%,网络时延低于20毫秒,有效支撑采矿作业区高清视频实时回传,以及大型采掘设备的精准远程操控;在井下,通过部署万兆工业环网,连接井下PLC、传感器等终端设备,确保“一纤承载多业务”的高效传输,为矿区搭建起一条稳定可靠的信息“高速公路”,让矿区无人化协同作业成为现实。

(移动网络建设人员在矿井内进行5G网络测试)
在磷矿开采环节,依托湖北移动5G/5G-A与AI技术,江家墩矿区工作人员可远程操控液压掘进台车、锚网台车等自动化设备。同时,基于GIS地图和智能物流调度系统,实现了矿车在复杂路况下的自主避障和路径规划,使矿车排队装载效率提升30%,有效降低了矿石的整体运输成本。
江家墩矿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无人机航测、坑内钻探与巷道扫描采集数据,矿区构建了毫米级精度的矿体三维地质模型,并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实时接入生产数据,对不同开采方案的矿石回收率、成本及安全风险进行动态模拟,持续更新资源储量模型,为开采计划的科学调整提供依据。

(移动技术人员通过无人机采集数据,助力江家墩矿区构建矿体三维地质模型)
安全是矿区生产的生命线,通过UWB定位与电子围栏联动实现人员越界预警,5G智能巡检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排查隐患,综合管控平台以三维可视化方式实时监控生产状态,助力矿区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智能安防体系。
据了解,由湖北移动联合江家墩矿业打造的5G+AI智慧矿区,在第八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5G+能源有色专题”赛事中成功斩获二等奖,成为磷矿行业5G融合应用的标杆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