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武汉市中小学迎来新学期。在武汉市光谷第二十一小学,人形机器人“小光”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他们在与“小光”的互动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开启了科技感拉满的“开学第一课”。
(通信科普活动中,移动技术人员手把手教小学生熔接光缆纤芯)
“智能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拥有用于思考的‘大脑’、感知世界的‘眼睛’以及与周围世界交互的‘身体和手脚’……”中国移动湖北公司长江研究院技术专家章琦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向学生们介绍“小光”的语音交互、情感识别和动作模仿等功能,介绍了其基本技术特点与典型应用场景。在阵阵惊叹中,同学们积极互动,充分展现出对前沿科技的浓厚兴趣。
授课过程中,章老师采用系统化的解析方式,将机器人的感知系统、决策模块及执行机构分别解析为视觉采集、中央处理与机械动作单元,通过结构化演示,使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系统的工作闭环。同时结合武汉光谷地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智能机器人在典型场景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工智能在医疗、航天、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鼓励他们提出创新构想。
互动环节有效激发了学生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不少学生在现场分享了结合生活场景的机器人创意,奇思妙想拉近了科技与童心的距离。
“老师,机器人会跑会走,他会不会飞呢?”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围着老师好奇地提问,可以看见科技梦想的火花正在被慢慢点燃。
(学生们在“开学第一课”与智能机器人互动)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近年来,湖北移动将科学普及作为重要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各种科普服务。在武汉市,湖北移动打造的“智慧武汉5G创新港”获“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借助丰富的互动性展项以及资源互通的云化平台,基地提供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和可灵活扩展的科普资源内容,使观众可深入了解最新的信息通信技术。
同时,湖北移动积极开展“科技进校园”“科技进社区”系列活动,通过集中展示、应用AI等前沿技术,掀起了青少年们探索科学、热爱创新的热潮。截至目前,湖北移动已举办各类科普活动10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