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3/5/13 13:09
政务要有“微信”更要有威信
0
0

微博“前浪”还未降温,“后浪”微信又紧随而来。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沟通交流方式,如今,微信已拥有超过3亿用户。而继“官微”之后,政务微信也成为官民沟通的全新平台。根据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社会化媒体实验室官方微信 “政务微信观察”最新公布的统计,截至5月2日不完全数据,全国已开通的政务微信总量突破1000个。(5月9日《人民日报》)

 

在为多个官方机构积极开通政务微信而欣慰的同时,笔者更想提醒一句:政务微信既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数量方面,出于政务微信问政的力度和广度是传统方式所难以媲美,没有开通的有必要适时跟上,已经开通的则别高调上线后又低调下线。质量方面,简单说来就是要切实为民服务微信一旦用于政府服务,就应冲着切实解决问题的方向去发展、完善,真正发挥出微信的正面、积极作用。否则,开通再多的政务微信,与民众而言,最终也不过是官方自娱自乐。

 

毕竟,当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政务微博,不少都沦为“僵尸”。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社会化媒体实验室就曾指出:“当前政务微博中 80%患上了 "痴呆症",既"盲"又"聋",自言自语。”正因如此,不管通过何种形式问政,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谋福利。不注重实效的网络问政只能成为面子工程,也易使群众产生挫败感。

 

说到底,开通政务微信只是政府部门开展网络问政的第一步。这一步,要想获得百姓认可,一方面要夯实相对传统的问政方式,毕竟微博博客、政务网站、电话热线等相对传统的问政方式相对政务微信仍存在不少优势,政务微信尚难承担网络问政的所有重任,不能走没学会就学跑地去赶时髦;另一方面,政务微信开通后还必须充分尊重网络传播规律,实现网上办公和网下办公的通力协作。唯有如此,政务微信才能不断发挥威信,进而在“新群众路线”上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