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1月7日消息(艾斯)市场研究公司Omdia的最新报告写到,人工智能(AI)正在推动低频段频谱的新用途。随着类人AI交互日益普及,对持续高质量上行链路性能的需求不断增长。优化这些服务可能需要运营商优先保障低频段上行连接,以满足AI应用对低延迟和信号稳定性的要求。监管机构应重新评估现有5G低频段分配方案是否足以支持这些新兴应用。具体措施可能包括:确保现有频谱可重耕用于5G;分配更多低频段频谱用于5G(包括600MHz频段);以及允许在低频段频谱中采用TDD模式运行。
Omdia战略与监管首席分析师Stephen Myers指出,随着多模态模型越来越依赖实时音视频数据作为输入,AI正推动移动上行链路容量需求增长。当前AI应用普遍采用语音交互界面,这类语音交互需要持续的低延迟连接以模拟人类响应速度。因此,在这些端到端流程的上行链路传输中采用低频段频谱正显现显著优势。
运营商初期主要利用低频段频谱扩展5G覆盖范围,同时依赖中频段频谱满足视频流等高带宽应用的容量需求。虽然低频段频谱有效扩大了5G网络覆盖范围,但其有限的频谱分配制约了每个蜂窝小区可提供的增量容量。
多模态AI应用对上行链路容量提出了新要求,并开始推动上行链路数据流量的增长。在模拟人类交互的应用场景中,往返传输时间与计算时间必须足够短才能模拟人类响应速度,这要求低延迟与最小化数据重传。因此,具有极佳穿透力和覆盖范围的低频段频谱应用正变得愈发具有吸引力。
正如中频段频谱已成为下行链路视频流服务的主力载体一样,低频段频谱有望发展成为支撑AI交互的关键平台——特别是在AI深度融入个人、企业和政府等日常应用的背景下。
中国电信在近日于上海举办的华为“分析师对话”活动上强调了AI推理流量所面临的挑战。中国电信展示了其5G-A网络中低延迟上行连接的重要价值,该网络采用了华为最新的商用低频段Massive MIMO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在容量与延迟方面均实现显著提升。演示用例包括无人机操控、实时翻译和机器人技术。
Stephen Myers认为,对增强上行链路信号传输的需求日益增长,可能会导致对低频段容量出现非对称需求,上行链路流量重要性持续凸显。在这种情况下,采用TDD运行模式可能更具优势。然而,尽管3GPP尚未指定低频段5G NR TDD频段(就像LTE在700MHz频段的Band 44那样),但国际电信联盟(ITU)的一些频率规划确实在低频段计划中包含了TDD配置(例如Band D8、A4和A6),只是这些方案尚未被监管机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