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7/9 11:04
单车智能+车路云协同发力 共促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
0
0

面对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机遇,运营商正加强工作协同,坚持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在哥本哈根举办的DTW25-Ignite峰会上,由中国电信与天翼交通联合中兴通讯、挚途科技、灵长智能、中电福富等合作伙伴共同申报的“AI赋能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项目荣获TM Forum颁发的Moonshot催化剂Attendees’Choice大奖。

“车路云一体化”显现增量投资机会

来自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全国共建设了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开放测试道路32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RSU)部署超过8700套,多地开展云控基础平台建设。

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的应用,正在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智能网联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公维洁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正在密集出台。去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四部门首批确定9个联合体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业内专家预测,随着国家“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逐步展开,预计后续还将有多个城市的项目启动,对照北京、武汉等城市的项目规模,总体市场相当可观。

单车智能与车路云协同发展

“AI赋能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项目精准针对这些行业痛点,通过构建一体化的 “车 - 路 - 云” 协作系统,建设全域感知数字孪生底座,并融合路侧多模态感知、边缘AI计算单元与云端动态孪生建模等先进能力,实现了交通要素厘米级定位及行为预测。

为了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技术成为关键。如,中国电信牵头的“AI赋能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项目,在苏州工业园区实现三大突破:路侧多模态感知融合准确率达99.2%(毫米波雷达+视觉+激光雷达);边缘计算单元时延压缩至8ms;云端数字孪生建模精度达厘米级。中国联通在雄安新区部署的C-V2X路侧单元,通过5G+北斗融合定位技术,将车辆定位精度提升至5cm,路侧感知数据更新频率达10Hz。

推进车路云协同,数据底座是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为降低大模型使用门槛,需将其部署上云,方便用户使用并添加自身数据进行微调。这对通信运营商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中国电信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建立的“交通数据要素交易平台”,已实现高精地图数据、实时路况数据、车辆行为数据的合规交易;中国移动已建成的“九天”AI平台,已接入自动驾驶训练模型237个,单模型训练耗时从72小时降至8小时。其“东数西算”工程在贵州、内蒙古等地部署的自动驾驶专用算力中心。

车路协同、车载计算、智能终端等未来都将融合,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带动多个万亿产业构成万亿产业集群。下一步,运营商需继续用好政策优势,聚力攻关前沿技术,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持续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