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沉浸式通信技术论坛暨第三届网媒融合论坛在深圳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大学、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 "实验室")、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论坛邀请到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深圳大学教授丁文华,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以及来自深圳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移动、腾讯科技、中兴通讯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两百余人出席。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王喜瑜,实验室主任谢大雄,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王翔出席论坛。
合影
开幕式上,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分别致开幕词。
毛军发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大学与中兴通讯一道,深度参与实验室网媒融合研究,取得突出成果。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突破沉浸式通信与网媒融合核心关键技术。
深圳大学校长 毛军发
徐子阳在致辞中指出,实验室在网媒融合领域科研创新取得的成果,离不开深圳大学、清华大学等产学研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未来,中兴通讯将继续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推动沉浸式通信与网媒融合前沿技术创新更好服务于产业与社会。
中兴通讯总裁 徐子阳
论坛汇报环节,深圳大学丁文华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报告,从数字对象生产体系、智能设备新形态、数字创意产业应用三方面,分享了关于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他强调,数字创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产业链各方应尽早布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携手推动产业发展。
深圳大学教授 丁文华
北京邮电大学张平教授作题为《ComAI统一理论框架及在多媒体视听的应用》的报告,就其原创提出的语义信息论新体系进行辩析,揭示语义信息与经典信息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差异,系统解析两者继承与发展的核心科学问题,提出统一信息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备的AI+通信新范式(即ComAI)。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张平
实验室谢大雄主任作题为《沉浸式通信的思考及系统原型的构建》的报告,从人的原生态任务出发,对沉浸式通信的人、场、物三大关键要素及四种典型场景展开深入分析,提出通过网媒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通信。
实验室主任 谢大雄
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作题为《下一代移动终端 - 增强现实眼镜设计及制造》的报告,阐述 AR 近眼显示的光学性能要求和实现方案的分类,剖析其在轻薄小型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展示团队在自由曲面高清、波导超薄超轻、真三维呈现等 AR 显示光学系统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王涌天
论坛上午还就沉浸式通信生态建设等问题展开专题开放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可围绕沉浸式通信、网媒融合相关领域成立行业及生态联盟,集聚产学研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网媒融合相关产业发展。
研讨环节
论坛间隙,与会专家参观了由中兴通讯及实验室完成的基于人、场、物全要素的沉浸式通信原型系统展台,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肯定。
原型系统展示
论坛下午,浙江大学杨易教授、天津(滨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印二威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翟广涛教授、清华大学曹良才教授、东南大学许威教授、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喻炜所长、腾讯科技高级工程师田亚涛、中兴通讯智算首席科学家熊先奎,分别围绕具身智能、智能人机交互、媒体体验质量评价、计算全息显示技术、6G 赋能沉浸式通信、沉浸式应用、网媒融合多模态智算等前沿技术领域作主题报告。
论坛下午场
论坛在专家学者的精彩观点分享中圆满落幕。未来,中兴通讯将继续加强在沉浸式通信、网媒融合前沿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实践,携手产学研各位专家同仁,共同探索网媒融合的未来路径,让科技创新真正服务于产业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