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1/5/3 09:04
华为2010年营收逼近爱立信 终端业务有望成新支点
0
0

华为公司日前发布了其2010年财报。财报显示,华为2010年销售收入达1852亿人民币(约合280.6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净利润2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净利润率达12.8%。作为传统的电信设备商,2010年华为终端表现抢眼。华为终端全年发货量超1.2亿台,销售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24.9%。

在全球电信业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此前被视为附加业务的终端重新被寄予厚望,并在华为最新发布的云计算战略中,作为“端-管-云”体系的重要一环,占据核心地位。未来,终端有望成为华为实现二次赶超的支点,为其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营收紧逼爱立信,均衡布局获回报

2010年,华为以超过20%的增速飞速发展,稳居业内第二,其营收比第三名的阿尔卡特朗讯高出63.6亿美元。与此同时,其与领头羊爱立信的差距在不断缩小。2009年,华为实现收入1401亿元约合218亿美元,同年,爱立信全年实现286亿美元营收。而在今年,华为与爱立信的差距已经缩小到20亿美元。

Ovum欧文首席分析师Matt Walker分析认为,华为多年来在事业版图扩张、海外销售业务和研发方面所作的投资,开始陆续出现正面回报。华为公司在财报中表示,2010年,华为的业绩增长源自海外市场的显著增长以及电信网络、全球服务与终端业务部门的稳健、均衡发展。这种均衡首先体现在海内外市场拓展上。

海外拓市上,华为在北美和独联体市场实现高速增长;在欧洲市场保持稳健增长,专业服务保持了较强的需求;在亚太市场,受益于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市场的发展,亚太地区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在非洲市场持续保持稳健增长。

反观国内市场,尽管中国国内电信市场网络建设步伐已经放缓,但3G需求持续升温让终端市场前景持续看好。2010年国内终端市场全线飘红,华为终端市场重心有向国内回归的倾向。财报显示,2010年,华为在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6477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2040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8%。

其次,在业务布局上,三大业务电信网络、全球服务、终端均实现获得了快速、稳健的发展,增长速度超过20%。

年报呈现三大看点,向透明化迈进

低调与狼性是华为最显著的两个标签,同时也增加了其神秘色彩。去年,华为深陷“高层变动”传闻,美国市场频频碰壁,这促使其在提高透明度上不遗余力。

体现在年报上,华为在2010年财报发布在透明和开放方面进行了三大突破:首次披露了所有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其个人简历,意在从最高管理层向透明化、规范化努力;首次披露了公司面向未来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架构,成立运营商网络业务、企业业务、终端业务和其他业务四大业务运营中心,分别设置各自的经营管理团队(EMT);首度披露了分部(区域、业务)财务数据。

实际上,这种透明化理念的转变已经体现在业务上,意味着华为将更多地面向社会市场。在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化的行业背景下,企业和个人用户将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作为传统的电信设备商,华为正在战略性地加大对IT投入。2010年,华为已战略性加大在企业市场的投入,主攻电子政务、金融、能源、教育和零售等行业。同时,跟随全球电信业态转变的步伐,华为正逐渐从B2B向B2C转变,从以运营商市场为主,转向面对个人消费者,拓展社会化渠道。

而在企业文化上,以狼性著称的华为开始在自己的文化中加入开放、共赢和合作的因子。云计算战略的推出,以及任正非多次的反思表明,华为正试图剔除企业文化中攻击性的部分,转而强调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厂商进行合作。

坐二望一,未来发展需要新支点

如今,全球电信业市场总量业已触及天花板,要实现超越越发困难。据报道,华为公司内部已经有较为保守地预测认为,华为2011年的收入增长将从保持了几年的20%左右下降。

未来的发展,华为需要新的支点。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全球电信行业和信息产业加速融合的产业变革,为华为这样的设备商带来新的机遇。华为从传统的B2B向B2B和B2C并举转变,终端业务成为重要的一环。数据显示,智能手机产品2011年的全球销量将会达到4.7亿部并实现同比58%的增长。而到2015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规模将达490亿美元。

据悉,目前,华为终端产品线正不断扩展,已经形成手机、移动宽带、家庭终端、视讯产品等四个门类。作为华为终端最先开拓的产品线之一,手机业务已由最初的运营商定制为主,逐步跨越到生产基于Andriod操作系统的全系列手机。目前,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风生水起,智能手机C8500在六个月内突破百万销量,显示出强大的爆发力。华为终端首席战略和营销官(CMO)徐昕泉表示,未来将大力挺进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计划在未来3年内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

只是,作为系统设备商,面对的是全球几百家运营商,而终端业务面对的是全球几十亿消费者,厂商需要时刻创新以满足个性化、多元的市场需求。这对华为内部组织形式、架构、市场战略、人才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华为自身更需要一场应势而动的深刻变革,进而培养出持续变革的基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