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25/4/11 17:25

中国电信李安民:智能安全内生构建6G弹性网络

C114通信网  水易

C114讯 4月11日消息(水易)4月10日至12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将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隆重召开。同期举办的“网络弹性”平行会议上,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李安民发表《智安内生构建6G弹性网络》的主题演讲。

6G高质量发展需要弹性网络

李安民表示,6G将通过性能提升、能力增强,与多样的业务场景融合应用。面对差异化的场景,性能指标难以兼顾,弹性定制网络将成为发展趋势;此外,虚拟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网络安全、韧性是发展的基石。另外,AI的蓬勃发展,也在成为未来网络演进的重要驱动力。

与此同时,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频发,攻击强度、频率、隐蔽性、破坏性等均有不同程度上升,6G网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攻击挑战,需重点考虑6G网络自身的健壮性与韧性。

面对这一局面,李安民指出,6G高质量发展需要智能安全的弹性网络。具体而言,针对新业务、新技术及安全形势的变化,6G网络应融入安全、智能基因,安全能力、策略随网络弹性定制、智能动态调整,应对网络攻击、灾害等各类安全事件,持续保障网络安全、弹性/韧性,推动6G高质量发展。

智能安全内生构建6G弹性网络

如何构建6G弹性网络?李安民介绍,6G网络智能、安全基因的注入,基于安全内生、智能内生技术,实现6G网络弹性定制和快速重构。

安全内生于架构,基于网络快速重构、架构层面定制平行于生产环境的验证平面、多层异构网络,增强网络应对突发事件的韧性。

安全内生于网元,依托智能安全策略驱动网元层面的信任、监测和防御等机制协同联动,开发网元安全智能体等安全能力模块可按需动态加载、弹性伸缩。

安全内生于软件,6G网络以全服务化方式构建,软件将是网络构建的关键要素,也是安全内生的“基因组工程”,需对软件生命周期进行安全管理,基于测试验证平面,实施入网安全检测、软件成分分析与灰色发布,以确保6G网络软件的质量可靠、安全可信。

智能内生方面,以大模型为技术内核驱动安全智能体,并原生于网络架构、网元及软件中,实现智能内生的安全防护体系。同时,通过融入安全智能体构建智能自适的安全决策,形成“威胁自感知-策略自生成-能力自控制-防御自执行”的弹性闭环。

推进性网络实践成效显著

李安民表示,基于上述思考,中国电信立足自身云网资源,基于“主动免疫、健壮可信、自适弹性”三大核心特征的内生安全理念,面向6G网络演进目标构建智能+内生的安全体系架构。

安全内生于网元软件方面,软件供应链安全与网元组件安全融合,从网元设计、开发、测试、运行/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构建内生安全。安全内生于网络和边缘方面,推动中国电信C-IWF等网关技术形成国际标准化规范,以一体化标准体系引领构建安全内生的网络和边缘。安全内生于终端方面,整合端上安全能力,以内生方式统一终端内的安全监测与防御,实现对多元终端全栈防护。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持续打造AI安全应用,体现了中国电信对数字安全保障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实践。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的研发应用,中国电信正稳步提升AI安全治理水平,为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AI赋能运营方面,自主研发“星辰网络大模型”,覆盖网络“规、建、维、优、营”全生命周期;AI赋能安全方面,自主研发见微安全大模型2.0​​,基于海量安全数据训练,实现威胁自动识别、告警降噪及攻击溯源,推出“侦图”平台,通过AI交叉校验抵御“换脸”攻击;AI内生安全治理方面,制定人工智能安全指引、大模型评测和防护等规范要求,建立检测、响应、处置一体化运维保障体系。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