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9/30 16:14
吨级eVTOL跨海首飞,浙江移动低空智控天网全程护航
0
0

日前,在浙江苍南168黄金海岸线上,一架身披山海水墨涂装的V2000CG“凯瑞鸥”无人驾驶航空器迎着海风平稳起飞,以180公里的时速飞向“华能苍南4号”海上升压站,“点对点”直达升压站平台,往返93公里仅用时32分钟,效率较船运提升十多倍,这标志着全球首次吨级以上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海上风电平台货运测试圆满完成。浙江移动建设的全域智控低空飞行服务网,为此次飞行提供了全程技术保障。

浙江移动工作人员在eVTOL首飞前进行网络测试

在苍南海域,传统的海上风电运维长期依赖船舶运输。离岸46公里的海上升压站,往返时间要达8小时以上,若遇恶劣天气更是无法通行,这已成为制约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在海上风电运维中,风机故障抢修就是与时间赛跑。”华能苍南风电公司现场负责人表示,“我们持续关注无人机等低空运输技术在海上运维领域的应用潜力。eVTOL作为一种新型运输方式,有望为物资运输等环节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提升运维响应效率。”

大载重无人机飞行,依赖于完善的低空智能网络支持。当“低空多模态融合网络”遇上吨级eVTOL,传统难题有了新的破解思路。

目前,浙江移动在温州打造了覆盖面积超37公里的低空智控网,支撑常态化低空航线12条,并在苍南县建成省内首个县域级低空多模态融合网,创新采用多模轨迹融合算法,实现模态互补、数据融合,集成“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反制、网联”六大核心能力,构建了完整的低空飞行服务体系,为此次突破性飞行提供了全程通信保障。

为确保吨级飞行器安全跨海飞行,浙江移动温州分公司历时4个月,协同峰飞航空精心规划跨海运输场景,首批投入了包括5G-A通感基站、低空雷达、光电设备、无线电侦测、RID反制设备等在内的20余台通导监设备,打造了一条安全的低空物流通道。

“我们创新采用‘公网+专网+卫星’立体组网模式,形成不同高度分层覆盖。在300米以下复用公网,满足日常飞行需求;在300—600米部署专网基站,支撑专业作业任务;在600 米以上由卫星补充,实现全域无死角。”温州移动工作人员表示。

在此基础上,由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凌云平台”在此次飞行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平台通过接入雷达、光电、无线电侦测等设备,融合中国移动5G-A通感一体能力,为飞行活动提供全面的低空安全保障。

中移凌云平台为本次飞行提供多模态融合低空监管服务

“平台在起降点等重点区域设置了电子防范周界,当感知到附近有无人机误闯入管控区域时,通过平台多模态融合算法,可实现对空中目标的精确锁定。”温州移动工作人员表示。“在200公里飞行时速情况下,系统可以实现对飞行器高精度感知、毫秒级响应,并可调动定向反制设备,对目标无人机实施精准管控,实现‘发现快、跟踪稳、覆盖全’,确保核心空域的飞行安全。”

浙江移动在苍南海域布设5G-A通感一体基站

据悉,今年以来,为了给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网络支持,浙江移动持续在杭州、绍兴、温州等多地开展低空多模态融合网络建设,并开展低空物流、医疗急救、工业巡检、农业植保、政务应急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全面助力“空中赛道”加速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