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时代,运营商商业模式需要有所创新。就这一话题,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从面临的挑战、优劣势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予以分析。
运营商原有商业模式在3G时代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毕丛杨:目前来看,3G并未对运营商的商业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运营商仍是采用“个人或企业客户使用相应业务——收入进入营账系统——运营商提供通信网络服务”这一模式。不过,3G拓宽了运营商的业务范围,提高了业务的复杂性,从而对运营商的内部业务系统协同和服务响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周海泉:3G时代,运营商原有商业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单纯倚重自有业务,将从资源角度束缚创新手脚,难以保障收入的持续增长,如何利用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来保证用户的忠诚度,在开放的行业背景下,开拓新的收入增长点。
马华兴: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无论是过去的2G时代,还是现在正在过渡的3G时代,商业模式无非是两种:直接向用户收费和后端广告收费。在2G时代,国内电信运营商普遍采用第一种商业模式,而在国外,已经有电信运营商完全或部分采用后端广告收费的商业模式尝试。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冲击是引发运营商商业模式变革的关键动力。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正在3G平台上运营更多具有互联网性质的新业务,但同样面对许多挑战:移动IM、移动阅读、手机游戏以及手机视频等业务搬到手机平台上,如果运营商仍然采用传统的向前端用户收费模式,势必产生“水土不服”的新问题,从而对运营商的ARPU产生消极影响。
刘羽:目前,运营商在SP/CP、终端领域和零售渠道三个方面现有商业模式,在3G的运营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必须有所调整才能适应3G时代的需要。
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同SP/CP的合作,基本都是采用“准入——统一管理平台——业务分成”的模式。这种模式的进入门槛较高,诸多约束使小型的、专门化的供应商难以盈利。3G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使很多大带宽要求的互联网应用都可以移植到移动终端,固定和移动互联网的边界日渐模糊化,市场被进一步细分。面对这样一个细分度极高,而每一细分市场规模都不太大的背景,如何调动SP/CP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满足细分的市场需求,是运营商面临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