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到来,全球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浓浓寒意。当欧美诸国推出一系列取暖计划收效甚微、各大股指依旧风雨飘摇的时候,“剩者为王”成为人们最大的心愿。然而在“如何过冬”的问题上,站在不同立场上的各方却未必看法一致。在日前刚刚举行的“2009CATR深度观察大型报告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张新生就提出,金融危机正是开展技术创新的良机。
张新生提出,回顾历史,凡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发展最好的是什么?是创新。发明创造大部分在金融危机时期出现。实际上,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更要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产业调整,把技术创新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张新生认为,无论是金融危机也好,或者是出现其他的问题,国家对于技术创新的决心和支持力度一直没有改变。目前,在国家的重点项目和科技发展计划方面,国家都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所以,尽管国家在金融、行业经济、工业等方面的发展速度下降,但只要抓好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产业调整,中国会很快走到别人前面。
目前,我国信息通信产业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特别是在全球电信市场不断整合、市场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制造业和运营业都逆势而上,保持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对此张新生也给予了肯定,他认为,2020年,中国要整体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而信息通信产业在技术应用水平、核心技术掌握能力以及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方面,相对于其他行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有可能提前实现创新型发展目标。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一是在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发挥信息化创新成果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工业化水平;二是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中,重点做好有利于长期发展的基础性创新工作。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信息通信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归根结底也是要服务于国家大力推进的信息化战略。对此张新生认为,要充分认识到信息通信业务需求增长的速度,要不断提供新的创新技术来满足业务需求。目前,从公众服务、公共管理服务到信息化服务,对于信息通信的需求是非常广泛的,这也要求电信企业必须尽快转型,否则在新的竞争机制中将处于越来越被动的局面。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影响,中国发放3G牌照,也是伴随互联网的大发展,提供了互联网发展的3G引擎。
张新生的讲话给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如辩证法所言,凡事皆有两面。我们对于金融危机的认识,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后果”、“危害”等词汇,而是要更加积极地寻找“危中之机”,探索更适合于我们自身需求的发展道路。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把多年储备的资金投入于技术创新,不仅能起到扩内需的作用,对于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加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今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言,都是善莫大焉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