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的媒体“老三样”(报纸、广播、电视)在受到互联网冲击的时候,“狼来了”的口号就在媒体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可是互联网硬是在惶惶之中坐稳了第四媒体的宝座,在目前甚至已经悄然融合了“老三样”的特长,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现在,第五媒体即手机媒体又如同当年互联网进入媒体圈一样,在圈内圈外掀起了一场新的媒介风暴,那么今天——“两会”期间,“手机报”、“两会手机报”、“两会农民工手机报”……这手机一天收到的信息报纸最少也在3份之上,在“两会”代表委员的身边,记者也经常看到一些代表委员津津有味地沉浸其中,比如让我们在手机上开“两会”的“两会手机报”,也着实让记者感受了一把不在会场而身临会场的感觉。特别是即将到来的3G,手机视频、手机电视、手机互动、手机动漫也即将迎来一个泉涌的时代,那么,手机媒体真的能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五媒体吗?
手机如何成为主流媒体
“你出门可以不带钱,不带钥匙。可以什么都不带,但是不能不带手机。”这句话在去年举办的新媒体高峰论坛中屡屡被与会嘉宾提及。这句话在每个拥有手机的人当中,虽然不是至理名言,但就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的情况,也已经成为了常识,“没带手机,这一天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一句话道出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了生活必需品,但手机媒体仅仅成为必需品是不够的,决定一个媒体能否发展成为主流媒体的原因有很多——
受众有多少
无可讳言,我国拥有庞大的手机用户群。目前我国已经有6.5亿手机用户,根据CNNIC发布的《中国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截至2008年年底,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已经超过1.176亿。每个月增加的手机用户是600万到700万,一年就增加6000万以上的用户。这么大的用户群应该是其他媒体所不能企及的,而且手机正在面临3G时代的到来,全新的手机电视、手机视频、手机动漫以及原有的手机报和手机游戏,其所拥有的潜在客户群是不容置疑的,开发的潜力将进一步决定受众客户的青睐程度。
技术是否有保障
如果说除了中央电视台,谁还拥有着全国网络的覆盖能力的话,那无疑就是通信网络,在全国皆可随意漫游,手机实现了广域覆盖。甚至不夸张地说,如今的移动通信网络已然是一个全球村的时代,无论在什么地方,手机的网络都可以确定你所在的位置,传达着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和正在上演的故事。如今三网融合始破坚冰,手机电视的壁垒慢慢开始推倒,手机动漫的产业早就开始摸索前行,技术端的成熟已经让手机成为“你去想,我来做”的媒介。
特色是什么
现在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时间安排得也很紧密,不可能因为看电视节目或者看报纸杂志而取消原定的计划。但是你会去坐公共汽车、坐地铁或者走在路上。这时候你可以用手机做你自己的事情,这样的时间碎片每人每天都会有,时间成本比很低。利用手机做的事情却很多。这样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都经历过,这也是其他媒体不可能达到的。同时,手机可以随身携带,方便使用。手机屏幕小,信息含量却很大,一本大部头书的全部容量,几份报纸的全部容量或者几部精彩电影的视频都可以放在一部手机内,或者你喜欢看新闻,不喜欢其他版面,可以订购各个媒体的新闻,其他不需要和不喜欢的可以不去接收,这样就变被迫接受为主动获取,获取的信息有了很大的定向性。在今天中国没有一份报纸可以发到200万以上,没有一个杂志可以做到400万、500万以上,但是现在的手机报已经覆盖了3000万的人口。
手机媒体普及要闯三关
互联网从诞生到普及,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其中技术的不成熟成为几次变革的关键因素,那么手机媒体能否因为技术的成熟就水到渠成,它的普及是否就不需要涉水闯关了呢?
内容建设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已经走过好几个年头,但从管理上讲,实事求是地说,盲点和混乱的地方依然很多,而与互联网的管理相比,手机媒体的管理更加不容易。目前,对手机的管理尚没有一个比较正规的法规,特别是对手机从事新闻传播这一形式缺乏一个正确的国家性的法规来管理,这就使现在手机媒体呈现一个竞争无序的状态。管理的缺失导致了其内容的不确定性,是真是假,身在手机端的我们一无所知;信还是不信,当年网络中“对面坐着的是一只狗还是一个人?”的问题在手机媒体中将更加严重!
传播标准
有人称,手机是同人们生活黏性极高的“带着体温的媒体”,但现在手机媒体众多业内标准还处于混乱状态,以手机电视为例,在目前的标准中就是电信标准和广电标准双雄并立,标准的未定成为其业务开展的瓶颈。如今,三网融合的坚冰已开始融化,这个标准依然没有明确,未来之路究竟能否一帆风顺,尚在观望之中。
习惯养成
资费——最敏感的问题,习惯——由资费高低决定了大多数人的选择!随着3G的到来,资费如何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使用的频率和习惯的养成。就目前而言,人们获取手机信息的习惯还没有形成,更多的是年轻人和大学生对手机信息的需求非常突出、非常明显,但与需求形成对立的是这一群体还远远没有成熟起来。
众所周知,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正在使传统媒体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几年前,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发展是一种时尚,但现在看来,它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何解决手机媒体中执行力的缺憾,我个人认为,传统报业与手机媒体的优势如果能够有机融合,即可达到“1+1>2”的功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凯曾说过,世界上目前有影响力的报纸都有自己的新闻网站,在纸媒介读者逐渐减少的今天,网络读者又成了《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报纸网站的忠实读者。人们对新闻真实性、权威性的要求,使网民更信任传统媒体所创办的新媒体。那么手机媒体呢?报纸和网站能够结合,那么报纸和手机、网站和手机、电视、广播?他们的结合究竟有没有可能!如果他们能够结合起来,而相关的法规建设势必将在媒体运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从互联网发展即可看出端倪),那么手机媒体的真正到来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