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4/4/29 11:56
拐点已现:中移动利润下滑将成常态
0
0

三家电信运营商的一季度财报已陆续出台,相对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营收、利润同比双增长的情况,中国移动营收增长而利润大幅下滑的现象就颇为引人注目。

其实,这并不是中国移动季度财报中的首次利润同比下滑,早在去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净利润就同比下滑1.9%,去年全年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达5.9%,就是去年一季度,中国移动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也仅有0.3%。

迹象早已显现,因此,对于今年一季度中国移动营收154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8%;EBITDA值576亿元,同比下降5.9%;净利润252亿元,同比下降9.4%的财报数据,笔者认为并不出乎意料。并且,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移动最困难的时刻还未到来,虽然营收还将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净利润下滑现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成中国移动的常态。

对于这个数据,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称:“由于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通讯业务的影响愈加明显,中移动第一季度在运营和业务开发上遇到严峻挑战。”财报也称:主要原因是受低使用量用户增加、一人多卡现象普及,以及资费稳步调整等因素影响,使得ARPU值下降; OTT类产品冲击又使得MOU(平均每月每户通话分钟数)及短信使用量下降。

但事实上,这些冲击对三家运营商而言都是一样的存在,而为何中国移动所受影响最为突出呢?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市场还不相信4G

虽然,中国移动率先进行了4G建设和营销,但不管是对用户的吸引力还是对收入的拉动力,效果均并不明显。在用户发展方面,截至2014年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总数虽高达7.81亿,远远领先竞争对手,但是其3G用户数为2.25亿户,4G用户数仅为279万户。“今年一季度,中国移动部分较为发达地区的新增用户收入比中国联通还少,这是中国移动14年来的第一次。”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担忧的对记者表示。

也正是由于这种2G用户占中户总数70%以上的用户结构,使得在如今的3G时代,中国移动用户带来的收入依旧是以传统业务(语音、短彩)为主,而回报较好的收入(流量等)却被中国联通wo和电信天翼用户获取。并且,在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时,相较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就更为脆弱。

另外,今年一季度的营销情况也表明,虽然中国移动有率先发展4G的市场空窗期,但对于那些3G时代被竞争对手吸引的高端用户而言,回流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一方面是TD-LTE的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4G营销相对竞争对手而言,其吸引力还远远不够。并且,如果中国移动不能好好把握这个市场空窗期发展用户,未来的竞争态势将更为严峻。

第二,缺乏创新型增长点。

“以成本换市场”早已成为目前运营商收入增长的最大弊端,作为中国电信市场的领头羊,中国移动这种现象尤为严重。以往通过创新引领中国电信发展的中国移动在面对移动互联网的价值模式冲击时,毫无还手之力,其传统价值模式的附加价值被一再打压,而竞争手段却依然单一匮乏、毫无新意,依旧是主要依靠营销成本(比如终端补贴等)来堆积市场和指标,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利润的摊薄。

并且,未来这种现象能否得到改善还未可得知。有中国移动人士透露:“目前以李跃总裁为核心的转型推动力正在努力尝试,如果转型措施能够实现,那么中国移动还是有希望在两年内翻身,但由于现在各层级领导的思维模式还非常落后,很多人对移动互联网一无所知,转型难度很大。”

第三,摊销成本压力大。

2013年,中国移动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4G建设,而这些基础建设投资在2014年将转化为固定资产,并按期计入摊销成本。前期的突击性建设反应到财报上就是巨大的摊销成本,因此,显而易见,在收入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由于摊销成本的增加,利润增长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并且,由于中国移动在2013年年底获取了固网牌照,2014年,在4G投入之外,还将增加固网投入,而不管是4G还是固网,都是属于投资回报期长的产业。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两年内,每季度的摊销成本将还有可能增加。

因此,可以预见:对于中移动而言,最坏的时候还没到来,未来两年,若无新的收入增长点,中国移动的利润下滑将成常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