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工作评估是共建共享工作闭环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通过全面、客观地回顾与评价共建共享工作成果、实施过程及其影响,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持续、深入、高效地推进共建共享工作,充分发挥共建共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何客观地评价复杂因素影响下的共建共享工作和效果,建立一套共建共享评估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外共建共享体系的特点
对共建共享工作开展良好的国家进行分析后发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利益驱动特征,即同时具备外在压力和内在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共建共享实施目标方面
(1)帮助运营商大幅削减投资成本。因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和互联网应用替代,运营商传统业务的利润空间不断遭受挤压,运营商不得不开始考虑通过网络共建和共享的方式压缩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
(2)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不受共建共享因素影响。尽管共建共享在成本节约方面发挥的作用巨大,但国外运营商对待共建共享持较为谨慎的态度,相比成本节约,他们更加重视网络质量和用户的感知不受影响。
(3)有利于运营商完成投资回报率、区域网络覆盖率等指标的考核。运营商为快速完成农村区域的网络部署,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为此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
2.共建共享实施过程方面
(1)清晰的产权划分和运维职责界定。国外共建共享形成了清晰的产权和运维职责划分模式。从各家运营商的网络分离、运营分离、员工分离和管理独立向网络资产合并甚至整体外包发展,不管是资产的管理还是服务全部托管给第三方。
(2)公平合理的定价和费用分摊模式。国外运营商的费用分摊会综合考虑产权方和使用方的利益,平衡了共建共享前的一次性基础设施安装和投资产生的开支与共建后联合使用产生的费用。
共建共享可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对比国外并分析国内共建共享工作环境可以得出,可针对各类共建共享基础设施或重点领域项目从目标评估、过程评估、效益评估和影响评估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
目标评估主要评估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和合理性;找出指标完成情况的影响因素,为合理地制定考核指标提供依据。过程评估主要评估共建共享流程的合理性以及与企业内部项目管理流程的适应性;评估相关协议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效益及影响评估主要评估共建共享对电信基础设施投资效益和节能减排的影响。主要的评估指标如左表所示。
根据实际需要,可有选择、有侧重地针对某个方向开展评估,也可系统全面地开展整体评估。随着共建共享工作推进重点、模式的变化和领域的拓展,评估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是共建共享设施类:传输设施(杆路、管道等)、无线设施(铁塔、基站、室内分布等)、其他共建设施、共享设施等;二是共建共享项目类:重点区域(铁路、地铁、高速公路沿线及机场、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型场馆、新建住宅小区、商住楼等)、TD网络建设、跨省干线光缆等项目。
共建共享评估可结合评估方向与内容,灵活选用逻辑框架法、对比法、因果分析法等方法,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评估的方法有多种,侧重点不同,评估实施的难易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须针对评估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或综合使用多种方法。
对实施共建共享的四点建议
笔者根据所构建的共建共享评估体系,对比国内外共建共享实施环境,特别是国内政策法规环境,走访调研了国内通信企业,分析得出现有共建共享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对考核达标任务的统筹规划和明确导向,缺乏对网络质量和市场竞争影响评估和控制,实施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低,企业管理差异导致原项目受影响,缺乏风险控制管理,人员配置不足,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等。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方案:
第一,制定因地制宜的多维度共建共享考核体系,制定共建共享对网络质量和市场竞争影响条件下的指标完成策略。
第二,根据运营商建网支出、运营成本和市场份额等因素影响的不同场景,得出实施共建共享的成本收益函数、成本摊销和谈判时间等具体策略建议。
第三,对共建共享资源进行分类,形成战略资源地图,为地市和县区公司共建共享资源评估与需求决策提供分级决策的科学工具。基于资源地图的测算模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和竞争环境给出共建共享策略建议。
第四,针对共建共享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等现状,提出设立共建共享专人专岗、建立共建共享考核激励机制的建议。
电信运营商可通过建立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评估体系,对比工作目标全面、客观地回顾与评价共建共享工作成果、实施过程及其影响,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各类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的开展,使其更加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协调性、系统性,从而使共建共享工作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更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