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移动智能终端为主要载体的移动互联网,步入了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周期。同技术产业周期的转换相对应,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和移动芯片取代PC操作系统和芯片,成为当今信息产业基础技术发展的主线,产业格局亦发生颠覆性变化。
尤为重要的是,移动互联网带动了信息产业基础技术发展模式的变化,特别是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开源开放和移动芯片产业的水平化分工最具代表性。
今天,开源开放已成为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技术发展和生态维系的主导方式,使我国充分利用全球开源资源,发展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技术产业成为可能。以Android为代表,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改变了PC时期微软封闭授权的模式,形成了开源化发展的新局面,并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系统内核基于开源Linux,并在系统中间件以及应用组件中大量采用开源软件;二是基于开源协议对操作系统源代码开放,允许第三方依据自身应用及功能发展需求进行修改和定制,从而在开源操作系统平台上调动硬件、软件和服务企业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最大限度集聚产业力量。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开源开放的发展模式,是我国突破操作系统技术的重要机遇,我国已有若干企业开始参与系统技术的研发。
水平化分工是移动芯片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这促使我国有机会充分参与核心芯片的研发。PC时代,英特尔独揽基础架构、芯片设计、芯片制造三大环节并封闭发展,仅授权AMD和威盛进行少量x86芯片生产,其他企业和国家难以进入。移动智能终端时代,ARM对全产业开放基础架构技术,任何企业均可在缴纳一定费用取得许可之后,进行芯片设计,目前ARM授权企业已达300多家。产业开放推动水平分工进一步细化——在制造和设计分离的基础上,继续分化出专注于IP核研发的企业,这降低了芯片设计技术门槛。
目前,我国在移动互联网各产业要素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均远远优于PC时代。总体来看,产业链各环节素质齐备,创新群体数目显著增加,通信运营、互联网与终端制造等企业的市场掌控力均有实质性提升,并在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移动芯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只要把握好当前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变化带来的全新机遇,就有可能使我国大幅度缩短学习曲线,实质性参与核心基础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