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拥有无数用户的谷歌和Facebook社交网,未来可能也会将网络购物纳入它们的业务范围。
在结算方式上,电子货币的流通额激增。日本称得上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普及电子货币的市场,但是真正对普及起到重要作用的则是手机钱包。
如前所述,电子钱包用户端的使用者已达到6000万人,由日本手机公司提供的赊购电子货币-“iD”的会员数也已超过1500万,日本铁道公司的“手机随意刷”的使用者也达到了250万人。随着手机功能的进化,电子货币得到了广泛普及。
在营销行业里,手机的作用日益显著。从按媒体类型分类的广告费可以看出,广告市场整体在缩小,电视、杂志、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广告费均少于去年。然而在此背景下,网络、手机广告的销售额却在迅猛增加。虽然手机广告的比例本身还很小,但是其增长率却十分惊人。
受此影响,被称为广告市场最具利用价值的电视广告正在被网络广告、手机广告所取代。大众看电视的时间大有减少的趋势,并且大众广告无论对谁都提供相同的信息,具有局限性。另一方面,手机广告增加了用户对商品的关注机会,还能跟踪回头客,便于给客户发送个性化广告。因此,手机广告作为新兴广告媒体备受青睐。
至于广告手段,以前主要是通过标识、点击标识跳入广告画面。如今出现了新的广告手段,即利用能显示位置信息等功能的手机投放广告。以日本手机公司的i商务为例,只要用户注册登录了该项目,接待员便会温柔耐心地提供相关信息。简言之,即使用户没有进行任何操作,对方也会给用户发来能激发其购买欲望的商品和服务信息。这是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
企业营销领域也是如此。在能确认到位置信息的用户中,给现在正在涩谷的人发“您对……怎么看?”之类的调查问卷,将受访对象的答案作为商品开发的参考资料。直接征询意见,从中选出好的创意并将其商品化、服务化。以顾客为导向的商品开发、商品设计模式正在逐渐形成。
智能手机引发的“商业模式革命”
如前文所述,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会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称得上是由手机引发的“商业模式革命”。
18世纪后半叶,产业技术革命将人们带入了工业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通信革命带来了信息流向的大变革。当然,信息通信革命仍影响着产业和商业的变化,但手机的出现加快了这一进程,使商业模式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
产业革命是在物资匮乏的时代大背景下,通过导入工厂制和机械工业,大量提供价廉物美的工业制品,从而产生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产业社会。从美国的汽车销量来看,史上第一辆福特T型轿车于1908年开始量产,当年的产量是12万辆。当然,它本身就是产业革命的成果。但是到了2008年,它的年生产总量达到1300万辆,是100年前的110倍;价格也从1908年的850美元涨到2008年的18000美元。但是,考虑到这100年时间里,消费者物价指数也涨了近20倍,所以价格上其实并未发生很大的改变。而且现在的汽车性能较以往也提升了很多,从这个角度上说,价格反而是降低了。这是量产的好处之一。
另一方面,大众广告等主动营销模式有效推动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广告媒体遍布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并通过主动推销的方式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因此,产业革命以后,规模化的工厂设备、大多数消费者触手可及的规模性大众媒体、向更多的顾客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规模化店铺成为产业的主力,而大规模的融资、媒体保有则成为商业成功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