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3/8/16 09:47
数据流量“滚动” 不通行 也没那么美
0
0

近日,“手机流量月底清零”事件在网上不断发酵,引发了多方关注。月底清零流量的做法是否真的是国内运营商的“霸王”条款?国外运营商都是怎么做的?余量滚动又是否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俗话说“以人为鉴可以正衣冠”,今天就让我们对比国外电信行业在这一问题上的普遍做法,对以上疑问做出解答。

“过期作废”是国际通行做法

包月制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通信业务计费模式。那么其他国家的电信运营商怎样处理对用户包月套餐内当月未用完的数据流量呢?

某知名咨询公司咨询总监向记者表示,国外运营商对套餐内未用完的流量/通话分钟数(语音)转移到下个计费周期继续有效的称法不一——“Rollover”、“Carry over”、“Carry forward”,均可理解为中文的“滚动”或“转移”。尽管提法各异,但通过记者对众多国际知名电信运营企业的资费政策研究发现,欧、美、日、韩等通信业高度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主流电信运营商对套餐内未用完数据流量几乎一致地采取了“过期作废”的态度。

中国香港电讯盈科、英国沃达丰、美国Verizon、英国O2等知名电信运营商的资费条款中都有“所有数据用量只适用于该月截止日前使用”、“用户不可以将任何当月未用完的额度滚动到下个月”等类似规定。

此外,针对近来新风行起来的移动共享套餐,美国运营商AT&T给出了特别的“照顾”。针对这类套餐接入终端数量多的情况,AT&T允许用户选择暂停加入套餐终端的数据接入,该设备的数据接入将在下个计费周期恢复,但用户仍需交纳月租费,并且AT&T也不允许用户将剩余流量滚动至下个计费周期。

但是,记者也注意到,的确有一些小型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推出了滚动服务。但这种服务往往是有偿提供,或伴随着极为严苛的条款。

新西兰排名第三的移动运营商2degrees推出了“滚动时长”和“滚动数据”两款套餐。其中“滚动数据”套餐内当月未用完的数据都能够滚动到下个月使用,滚动有效期为1年。滚动入下个月的流量优先于下个月套餐内流量使用。

“滚动套餐”是作为原有包月套餐的替代产品推出的。但对于用户更换套餐,2degrees也做出了限制。该公司规定签订12个月或24个月包月套餐的用户更换为“滚动套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需要选择相同或更高价位的套餐;想要选择更低价位的套餐,则需要支付套餐更改费,其中现有套餐已临近结束(24个月合同的最后90天或12个月合同的最后60天)的除外。

余量滚动,没那么美丽

余量滚动,听上去无疑很有吸引力。在美国,已经推出了语音滚动功能的AT&T甚至将“Rollover”一词注册了使用权,其目的无非是用户在想到滚动功能时第一反应会联想到AT&T。然而,滚动真的那么美好吗?从已有的一些经验来看,其实未必。

根据上述咨询总监的介绍,全球只有少部分运营商推出了流量可滚动到下个月的套餐,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规模较小的竞争性运营商或者是很晚进入市场的虚拟运营商,他们希望借此打开市场吸引客户。而且,这些套餐有时限定未使用的流量只能滚动1~两个月,不能多次滚动。相应的,这些流量套餐的资费单价也会稍贵一些,有一些则会额外征收费用。比如,美国Clearwire旗下的移动虚拟运营商FreedomPop在今年3月推出了数据流量滚动功能,但设有严格的限制。用户每个月只能滚动500MB,且每月需交纳3.5美元的费用(相比于AT&T和Verizon的增补流量并不便宜,见表),总滚动流量不能超过20GB。

而从语音业务来看,由于语音打包的促销越来越普遍,尽管目前有一些运营商推出了类似功能,但是很多消费者直言并不实用。美国运营商AT&T在2009年9月推出了支持通话时长滚动的套餐。但记者发现,很多网友在论坛上直斥滚动无用。在国外的某个论坛上,网友“XFF”说:“以前滚动还挺有用。但是自从 AT&T推出了两款通话套餐(编者注:附带亲情号码免费通话功能)后,我就连套餐时长的一小部分都用不完,所以我的通话一直是滚动、滚动,直到11个月后过期。”而网友“jseah”则表示,其订购的大通话量套餐(1400分钟)包括语音滚动功能,允许5个家庭成员共享,但即使这样他们每个月也只能用300~400分钟,因此通话时长能否滚动对其毫无意义。事实上,美国另一家运营商Verizon早在2006年就推出了语音滚动套餐,但是却在2008年全面叫停。上述咨询总监谈到,导致Verizon作出上述决定有两个原因:一是Verizon发现语音滚动在用户间并未受热捧,其功能同预付费用户功能有些许重合;二是Verizon称语音滚动给其IT服务系统带来了挑战,导致相关支撑系统的复杂度和运营成本大大增加。

总的来说,目前美国和欧洲的主流运营商都不提供流量的余量滚动功能,AT&T也只是提供有限制的语音余量滚动。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等少数地区的个别运营商能够提供流量的余量滚动,但也设定了流量的最长滚动时间,并不是可以无限期地滚动下去。

流量消费,运营商怎么改进?

尽管为流量套餐设定有效期限是运营商的权利,但不能否认的是,国内运营商在数据用户服务方面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上述咨询总监结合国外运营商经验给出了几点建议。

——流量升级一定要无缝衔接。有消费者反映,虽然会收到运营商的流量超限提醒,但是很多上网“大户”往往在收到提醒并订购流量加餐包/流量加油包时已经超限,从超限到加餐包/加油包生效之间的流量被按较高的标准资费计算,这是非常影响用户体验的。甚至在很多用户看来,这无异于一个“资费陷阱”。而事实上,运营商想改变这一点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要在用户购买套餐的时候予以事前提醒,给用户若干可选的超限后增补流量包,让用户勾选,务必做到事前通知到位,避免用户遭遇“接档期”的高价流量费。

——对流量超限用户,提供多种选择。消费者万千,需求各异。因此,运营商应设计多种超限后的选择方案。在国外,有的运营商对超限后的用户会采取立刻断网的手段。尽管听上去有些粗暴,但是事实证明这一招非常有效。不但避免了用户被“天价账单”激怒的后果,同时也给用户一个明确的提示——“你超限了。”用户可据此决定是继续断网还是自行购买额外的流量包。而在英国,O2会将流量超限的用户网速调低至正常连接速度的三分之一或更低,但不额外收费。巨大的速度差可以让用户马上意识到自己超限了,并据此采取措施。在新加坡,运营商通常为数据超限用户提供多档可选的叠加流量包,并可以通过简单的短信回复增补流量包。而在美国,运营商会根据用户所购套餐的基础流量额度提供不同额度的增补流量包,这一做法同时也会鼓励更多用户订购更大容量的流量套餐。

——重视合同设计和服务环节。电信运营商都是靠技术起家的,普通消费者对于电信业内人熟知的很多业务细节,事实上往往一知半解,因此而引发的电信业务争议并不少见。为此,运营商应加强服务建设。对于数据套餐,运营商应加强相关的合同条款设计,在合同中明确消费者可能遭遇的问题(国外运营商普遍会在合同和网站的显著位置标注套餐内未使用流量到期作废,并标注超限后的标准数据收费),提供多种事后方案,并通过让消费者亲自勾选流量超限后的处理方式(自动升档、断网、降低连接速度、按标准资费计算等)确保其清楚了解相关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