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围墙”,变“闭”为“开”;“平等化”,变“拒”为“迎”。
◆建立从客户需求出发的、一种“自下而上”的赋权机制,即让顾客告诉公司“我要什么样的权限”,让一线员工告诉主管“我需要你提供什么样的支持”,让主管告诉总经理“我需要你授权什么样的内容”。
◆让员工从“为企业打工”转变为“为自己打工”,进而以“创业者”的激情与活力投入工作。
革新思维,从“行政部署”向“市场驱动”转变。长期以来,电信企业内部工作任务的发起,通常以“上级部署”的面貌出现;企业对外也因拥有四通八达的基础通信网,而常以“资源支配者”的心态自居,如此的行政化思维及运作模式已经让大家习以为常。
“去电信化”的本质要求正在于“去行政化思维”。从外部市场来看,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微信等新型业务的出现,绕开了电信一直以来笑傲江湖的基础通信网,让数年来持续增长的短信业务出现拐点,这些在以前看似不可能发生的变化,充分展现了“过顶式传球”的生猛威力,也昭示了市场变化的趋势。从内部实践来看,电信企业各级分公司分布地域辽阔,资源禀赋迥异,客户千差万别。内外部的现实状况都鲜明地揭示了一个事实:以封闭式、掌控式的行政管理思维来应对一日千里的市场形势,已经跟不上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步伐。
如何“去行政化”,转向“市场驱动”?关键是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拆围墙”,变“闭”为“开”。电信企业在继续做好自身传统基础电信业务的同时,应热情拥抱时代新潮流,全情融入信息服务新领域,全面借鉴互联网思维的长处和优势,用开放倒逼改革,努力祛除各种“大企业病”及其所带来的掣肘效应,这样才能“迎来春色换人间”,而不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二是“平等化”,变“拒”为“迎”。电信公司彻底摒弃“俯视心态”,以平等的普通主体姿态参与市场竞争,向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百度等互联网翘楚虚心学习,“师其长技”,以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切实研究客户需求变化,这样才能脱胎换骨,在新时代找到自己的新坐标。
革新机制,从“组织授权”向“需求赋权”转变。长期以来,电信企业作为一个金字塔形的庞大组织,各级管理层和员工都习惯了组织授权,习惯了“上面让干啥就干啥”的指令性作业模式。这种模式下,企业内部决策流程繁杂、冗长,决策机制僵化保守,与市场实际状况脱节,往往导致诸多商机和创意成为“明日黄花”。与此同时,执行层面的员工没有得到充分授权,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客户个性化需求,客户服务响应滞后,客户口碑不佳。
微信用户在一年时间内突破3亿,这一最新案例告诉我们,当下已经进入“需求为王”的市场竞争新时代。企业管理机制必须作出两方面的深刻调整,方能立于不败:一是组织机构由“垂直化”向“扁平化”转变,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一线的意识,管控与支撑、服务并行,而不是所谓的行政机关高高在上,企业内部应以用户需求为起点,各部门之间高效传导、分工协作,提升整体效率;二是员工授权机制由“组织授权”向“需求赋权”转变,从“听领导的”变为“听用户的”,切实提升一线操作人员的话语权,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企业需要建立从客户需求出发的、一种“自下而上”的赋权机制,即让顾客告诉公司“我要什么样的权限”,让一线员工告诉主管“我需要你提供什么样的支持”,让主管告诉总经理“我需要你授权什么样的内容”。
具体而言,企业可在有效防止信息泄露的基础上,让一线员工拥有从各个部门全面收集顾客需求信息的权力,其他部门必须无条件支持,从而让全网优势资源得以共享;可依照各个工作部门面对客户对象范围的不同,甚至根据各个员工知识水平、经验技能的差异,授予他们一定内容的决策权;在十分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考虑授予他们作出影响组织绩效的决定权。
革新文化,从“规范控制”向“价值引领”转变。长期以来,电信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更多地注重于“员工行为模式的构建”和“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两大方面。总体而言,电信企业文化是健康的,但也存在着相对于新时代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两个问题:一是过多关注“员工应当为企业做什么、怎么做”,制定了体系化的控制规范来管理员工,让员工被动接受规制,而忽略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普遍抱有“我是为企业打工”的心态,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活力;二是企业对员工的关心更多地停留于“人文关怀”这个基本层面,而忽略了员工自身价值实现,加剧了员工的“打工者心态”。
要让员工从“为企业打工”转变为“为自己打工”,进而以“创业者”的激情与活力投入工作,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有利于鼓励创新的资源配置体系和激励机制,让员工的个人行为和企业的价值取向相同或相融,让员工通过“创造价值”来体现价值,最终获得自身的价值认同和职业成长,而不再仅仅是通过完成企业下达的业绩任务来获取报酬;二是要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和人性规律的员工荣誉体系,通过灵活的荣誉体系设计,让那些确有创意和屡有建树的优秀员工能够拥有诸如“终身成就奖”、“终身员工”之类的荣誉称号和待遇,从而对广大员工形成正面的价值引领,使员工主动融入企业发展进程,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
文化引领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企业和员工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观,鼓励每一位员工发挥特长,不断追求卓越,从而为企业的一次又一次转型成长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