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部流程再造、竞争对手紧追、行业外对手合围的三重压力下,如何突围成了中移动目前面临的最大考验,选择正确的战略尤为重要。笔者想就保守派与激进派之争,论述中移动涉足互联网产业的立足之本。
对于运营商在未来战略的定位,有两种论调:保守派建议运营商应从目前的“哑管道”角色向“智能管道”角色转化,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中分得一杯羹;激进派认为运营商不应仅仅满足于智能管道,而应利用自身规模优势、资金优势,花更多精力投入到应用业务中,同时进军视频、音乐、物联网等内容应用市场,通吃高价值信息服务。
行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类似于网游中角色升级选择,要想选择正确的转型模式,必须从运营商自身特点和行业成功关键点进行逐一分析。
智能管道是最近选择。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转型决策大多建立在对既有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且最短路径往往是最佳选择,因此放弃两端、主攻替代成本最低的管道运营是通信运营商的首要选择。
试水具体业务须慎之又慎。作为既得利益者,天生就有抑制创新的基因,中移动也难逃此劫,其庞大而严格的内部管理机制是杀死创新基因的致命武器,中移动在业务创新的竞争力方面有先天的不足,因此在业务转型的选择方面应慎之又慎。
相对于产品运营应优先考虑标准提供。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在通信时代,纵向一体化成为用户体验的最佳选择,因此中移动成为集标准、品牌、产品于一身的业界恐龙,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宣告这一时代的结束。运营商需要面临角色的选择,不可能既做标准又做产品,标准提供商应该是中移动的最佳选择。
信息驱动特点决定信息运营的重要性。信息时代到来后,业务由网络驱动转化为信息驱动,海量用户画像数据成为业务推送的主要依据,因此信息价值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体现,新浪微博、腾讯成为信息价值第一桶金的受益者。通信运营商向信息运营商的转变势在必行。
当好信息交易平台的服务提供者。电信2.0时代,供需双方处于具有标准接口的平台两端,运营商作为平台组织者满足供需双方的通信需求,在合作伙伴、前向客户群体、后向客户群体形成信息交换的循环链状平台,实现个性化需求识别、个性化信息匹配和分发。
未来10年中,平台、标准、接口、协议、规范、中间件等将成为中移动的焦点词汇,而能否做好信息交易的服务提供者将成为中移动能否继续具备重量级发言权的决定因素所在。
未来领袖的三重角色
基于中移动的自身特质和行业成功关键点,中移动在业务转型方向的选择上,完美情境下应做到“智能管道提供商+信息平台运营者+战略业务主导者”三重角色。
——智能管道提供商
资金优势和业务准入机制使得运营商成为CP、SP管道的不二选择。相对于数据业务的蓬勃发展,中移动应早日做好智能管道设计:一是丰富基于流量业务的计费模型;二是做好针对业务的QoS差别服务和定价,摆脱盲管道的现状;三是做好针对用户接入类型的区分服务;四是实现全网一盘棋的统筹规划。
——信息平台运营者
未来的业务去中心化必然导致杀手级的应用不复存在,而杀手级的平台可能诞生。业务被去中心化,信息传送载体被旁路,如何能将信息、内容、应用充分聚合到一个平台上,同时将前向客户、后向客户、合作方通过平台聚合到同一个市场体系中,是中移动迫切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当前用户信息被分割在支撑系统、业务平台、网管系统中,整合成统一、独立的数据库后,一方面可以探索用户新的业务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的汇聚形成双边市场的组织者。
——战略业务主导者
在互联网经济大潮中,彻底放弃业务的争夺,仅仅从事以管道和平台为主的后台经济是不明智的。一方面,缺少了对用户体验和需求的直接了解,会降低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另一方面,重点业务的拓展对于聚合平台的号召力也会反过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超级运营商对于业务创新往往天生具有免疫性,因此,战略型业务的选择结果往往影响了运营商未来的走势。
紧扼咽喉的战略业务
笔者归纳了几类紧扼咽喉的战略业务:
1.SNS类业务:卧底客户身边的精确制导业务
目前中移动在推广的飞信、139社区、139微博均属于此类。Facebook的成功为我们立下了标杆。SNS业务是中移动信息聚合的重要基础,通过潜在消费者的信息交流,可以掌握第一手的用户信息以达到精确营销,另外也可以通过“眼球经济”拉动几何级增长的后向市场。
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价值交换的联系(以手机支付为代表)和无价值交换的联系(以物联网为代表)。手机支付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预测,2013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超1500亿元,因此,尽管中移动主导的2.4GHz与银联主导的13.56MHz之间存在分歧,但丝毫不影响中移动对手机支付的热情。
3.自主浏览器:把守信息门户的脉门业务
从微软与Netscape之争到“3Q大战”均是用户互联网门户市场的竞争,可见争夺用户对互联网的接入客户端的战略意义。移动梦网的诞生原因之一也是基于此,但移动梦网的竞争力不足,导致其渐渐退出竞争序列。手机浏览器可以为用户提供高黏度的移动内容和应用服务,是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支撑点,是中国移动布局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手机浏览器是用户上网的一个重要入口,运营商如果拥有自有浏览器,可以凭借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将用户转化成流量,增强用户对数据业务的贡献能力。但手机浏览器是一个技术门槛较高的应用,中移动如果没有很深的技术积累,很难实现大的提升。如果中移动和第三方软件厂商合作,可以解决精密分工的专业性问题。
互联网产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在短暂的风靡后处于整合消化阶段,网民红利结束后,资金由疯狂涌入转到驻足观望阶段,理性的产业环境正在形成,而这正是中移动布局移动互联网的大好时机。试想,第一次互联网泡沫产生后的十年,正是互联网发展的黄金十年,而第二次泡沫的破灭阶段也正是中移动布局的关键时期。在团购网站纷纷撤销IPO、视频网站并购抱团取暖、投资人望而却步时,中移动正面临“蛰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