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3/5/8 16:41
减少人为环节 削减运营商腐败土壤
0
0

近日,中国移动反腐风云再起,传闻天津移动的一位高层因为腐败问题而落马,背后原因仍然是同SP业务相关,并且这已经是中国移动近几年来落马的第14位高层管理人员。

1、合作过程中的三股力量,推动高层腐败问题产生

中国移动之所以已有14位高层,因为SP业务等方面的问题而落马,主要是受三股力量的推动。第一个方面,从合作伙伴(即送礼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他们有动力去拉拢高层管理人员。首先,同中国移动合作的确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这不仅仅包括SP业务,同时也包括其他方面的合作,而且,中国移动在资金支付上,远比一些中小企业“靠谱”,因此,社会上各类型企业都还是比较愿意同中国移动合作;其次,中国移动与合作伙伴的合作,还尚未达到开放式合作的程度,通过合作门槛的设立,通过招标采购,中国移动在每个领域都仅选择少数的合作伙伴合作;第三,在合作伙伴选择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参杂较多,甚至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决定同哪个合作伙伴合作,或者影响招标人员的决策。简而言之,同中国移动合作能赚钱,但只有少数公司能够同中国移动合作,而是否合作,高层管理人员有很大话语权,因此,搞定高层管理人员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二个方面,从高层管理人员(即收礼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他们中相当的一部分人是难以抗拒诱惑的。不可否认,像海瑞这样,因为内心高尚的思想,而成为廉洁典范的人的确存在,但是更多的人是受制于制度,制度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威慑着每一个人在合乎规范的道路上前行。但是,在中国移动等一些组织中,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的概率不高,一些高层管理者甚至有能力控制这把宝剑,例如在一个省公司之中,内部的部门不敢去监督高层管理者,来自集团的部门无法过多接触到省公司的情况,而本地的政府部门,在缺乏足够举报的情况下,一般也不会干涉。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人难以抗拒诱惑也是在所难免。

第三个方面,从监督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以一个省级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为例,他的监督者主要包括省公司内部人员,上级部门人员以及政府。对于省公司内部人员,他们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下属,个人的发展前途,系于领导,因此他们不愿意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更何况高层管理人员也会在关键岗位上安排自己的“心腹”,使得内部监督极易成为空话。对于上级部门人员,例如集团,远隔万水千山,一般靠举报和审计,对于举报,在无绝对充足证据时,不会采取行动,而对于审计,只要不是选择合作伙伴特别离谱,一般不会产生问题。对于政府,同样依赖于充足证据的举报,而这种举报是相当的少。事实上,在中国,监督者采取行动的背后,永远是错综复杂的情况,并不完全取决于举报、证据等等。

2、短期内,只可能去尽量减少腐败的发生

“加强教育”、“构建制度”、“民主决策”、“强化监督”等等的理念,确实是解决腐败问题发生的战略层面的理念,也是彻底的方法。但这些理念的落地,同整个中国政治体系变革深入推进密切相关,而不是靠运营商的力量在短期可以实现的。短期内,只能够去想办法斩断一些利益链条,让一些原先腐败的高发区,变得毫无利益交换的空间,让一些腐败的行为得以消亡,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SP业务、二是终端采购、三是设备与服务采购。

在SP业务中,涉及了太多人为的因素,包括选择、处罚、考核、激励等等,每一次涉及合作伙伴利益的人工行为,都可能产生腐败。运营商或许应该借鉴苹果公司APP Store的经验,把每个需要和SP合作的业务都做成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自我运营,或者同一家公司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最好能够适当的参股。每一个合作伙伴,只要有意愿,都可以把内容上传到这个平台上来。平台的工作人员,对上传的内容,进行合法性检查,包括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要求,是否有侵犯知识产权的嫌疑。至于谁排前列,谁排后列,完全由用户去选择,并通过不断更改和优化算法,来限制合作伙伴“刷榜”的行为。

在定制终端中,产生腐败的环节可能在于采购哪家厂商的产品,采购多少。为了减少腐败的行为发生,可以考虑定制终端社会化。即运营商不再做定制终端的采购,包括营业厅、电子渠道、社会渠道上的终端,均由一家社会化终端公司负责供货。运营商先同社会化终端公司确定年度发展目标,例如发展XXX万用户,社会化公司在对市场把握的基础上,选择具体的主推终端。运营商预先确定一些合约计划,社会化公司提供的终端,价格不同,则由不同合约计划做支撑。当运营商完成了年度发展目标之后,自动同社会化公司续签未来合作协议。

对于网络设备和服务,目前供应商的数量有限,并且同质化竞争明显。为此,只要合作伙伴能够在对技术需求进行充分应答的情况下,利用公式直接进行价格标的排序。直接比较价格高低,选择最低价是一种方法,但会损害合作伙伴利润,妨碍长期合作。因此可以按照基准价偏离值的方式,以招标预算同所有投标者的平均报价之和的平均值作为基准价,选择同基准价最为接近的投标者作为最终的中标方。这样,就能够尽可能减少人为干预的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