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明确指出,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其中,在阐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时,进一步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积极扩大消费内需,被摆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基点的位置,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着力点。
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连续9个季度下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连续数月在10%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均缓慢下降,对外贸易近几个月进口和出口增速均在低位徘徊。综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在经历了4万亿元巨额投资后,不宜再出台大规模投资计划;受困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财政窘迫,外需萎缩的局面短期内难有改观。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被赋予了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普及与发展,新型信息终端爆发式增长,信息内容和服务的不断丰富促使信息消费空前活跃,并引发光纤网络、4G等新一轮的投资需求,对内需的强劲拉动充分展现。12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旗下的淘宝和天猫电商平台本年度交易额已突破万亿元,拉动直接间接就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根据2011年全国各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行,1万亿元交易额可以位列第五,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被网友戏称为“天猫省”。万亿元交易额的背后,是中国信息消费蕴含的巨大潜力。由于信息消费与投资具有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的特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前表示:“信息消费已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引擎,而且潜力巨大。”
电子商务已成扩大内需的主力军。电子商务作为一项新兴产业,为遍布全球的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搭建起交易的桥梁,不仅对传统消费品行业产生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其本身产业链延伸的物流配送、网站建设、网络支付等服务消费也在高速增长。我国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5.88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9.2%,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5%。预计在2013年,我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报告分析认为,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带动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变革第三产业的新型经济形态和流通方式。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政府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了更高的期待,电子商务已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在《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目标将翻两番,突破18万亿元,在GDP中的贡献率将大幅提高。
智能终端已成刺激消费的新热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信息终端近年来层出不穷,引爆了新一轮消费热潮。另外,在海量信息终端生产、加工、服务的各个环节,也对内需形成了强有力的拉动。专业咨询机构估计,到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拥有量将是PC的两倍。未来3年间我国智能移动终端销售额将超过2万亿元,智能电视销售额将达到1.6万亿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这种将计算机、消费电子、通信和内容都融合起来的新一代信息终端未来将会产生巨大的爆发力,数量可能发展为几十亿,甚至上百亿。
信息应用开始引领消费的新潮流。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应用也日渐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娱乐、游戏等手机应用外,SNS(移动社交网络)、多媒体视频应用、(LBS)基于位置的个性化搜索和信息服务应用以及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正在迅速增大,成为信息生产与消费的重要力量。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宽带接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和数字内容消费将累计达到2.5万亿元。随着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我国居民信息内容消费支出也将大大增加。据预测,未来4年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额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0%。
信息消费离不开高速宽带网络和智能平台的支撑,信息消费的发展正促使网络和平台投资的不断增加,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要加快实施“宽带中国”工程,推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和前沿性布局,推进三网融合,充分发挥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物联网、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社会管理信息化等应用平台建设,为信息消费和服务提供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信息产业,加快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投资,以及结构层次高、带动性强的消费,努力形成继房地产、汽车之后新的投资消费热点。
与信息消费所蕴含的巨大潜能相比,当前的信息消费规模与水平只能算作星星之火。正如创新工厂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李开复所说,移动互联网比PC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多了近三倍,而其随身携带性使其被使用的时间是PC的十数倍;而新生的物联网更是将带动“从5亿到500亿的智能连接”。据悉,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实施信息消费激励政策。这一切预示着信息消费将迎来燎原式的发展,也必将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