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服务业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这导致了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在全球信息化大势所驱的影响下,各国各行业的电子商务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电子商务成为市场争夺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意识到,电子商务行业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行业,综观,电子商务10年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步了成熟和稳定期。
互联网是一个开发的平台,从服务到用户,需要一级级进行渗透,整个环节过程包括:服务、网络、终端、发布、收费、用户等环节,在电子商务过程中,还包括物流配送等外部环节,每一股力量都希望渗透产业链的更多环节,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如今网络和终端是作为公用或开放的平台,那么电子商务厂家需要考虑其它环节是自行发展组建还是与别人合作。
今年来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是信誉问题、支付问题和物流问题。据国家机关公布的资料,中国网络信用度为一般,网络信用问题主要为:收款不发货、收货不付款、虚假订单、严重货不对板。网民对网络信用体系整体满意度为3.5,属于正常水平,表示网民对网络信用体系整体较满意,但是网民对网络信息内容满意度较低,只有2.9,属于中等水平。去年有半数网民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
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也基本得到解决:
1信誉问题:关于信誉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的联合的出现,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2支付问题:关于支付问题,同样的,支付宝,财付通的出现,也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支付的付款和快捷方便,信用相对有一定保障。
3物流问题:关于物流问题,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物流运输目前发展迅速,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中移动电子商务情况
中国移动是电信运营商里较早开始建设电子渠道,并且是电子渠道建设最好的。目前中国移动的电子渠道包括:网站(包括网上营业厅、网上商城、WAP网站)、短信营业厅、多媒体自助终端。
中国移动于2000年左右开始建设网厅,承担全球通的业务。2007年形成网厅、WAP、短厅、多媒体的一整套的电子渠道体系。2009年开始建设网上商城。成本和运营的考虑,运营商将实体渠道用户转移至电子渠道,将电子渠道打造成公司销售和服务的主渠道非常迫切。这点中国移动比其它运营商更积极,是因为移动的用户规模庞大,但是自有营业厅的数量比较少,而虽然有较多的社会合作渠道,但是社会渠道的服务内容有限,而且过多依赖社会渠道必然降低客户服务水平。
在电子渠道中,WAP营业厅和自助终端的业务承载能力明显偏低,而短信营业厅的客户体验较差,较难支撑承载长流程复杂交互业务。因此网站作为业务办理、业务信息发布、社区互动、客户体验的优势比较明显,而且不受客户规模限制。
因为移动将门户网站定位为以客户体验为核心,打造基于客户生命周期互联网门户网站,助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希望在规模和效益形成的同时,往电子商务进行发展和引导。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通信运营商纷纷进行了电子商务的尝试,但客户尚没有形成从网络购买通讯产品和服务的习惯;
可以这么说,各个运营商的电子商务,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是电子渠道的进一步,是具有运营商特色的电子商务的探索。
三大运营商根据各个产业链的主体对自己在整个移动电子商务中的不同定位和各个主体公司本身在资金,竞争优势,用户资源,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因素,不同产业链的主体作为主导方会具有不同的电子商务服务模式。
根据竞争情况和各自的地位和战略发展思路,中国移动采用着以电信运营商为中心的主导模式,并以移动网络平台为中心发展其他的产业链主体。而在运营商中相对弱势的联通和电信目前采用传统电子商务提供商为主导的服务模式来快速,有效的建立自己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借助传统电子商务提供商本身在互联网的成熟运作模式和地位来发展自己的移动电子商务。
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的优劣势
电信运营商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这些优势足以促使电信运营商构建一个更完善、更可行、更安全、更可靠的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可以考虑分期投入、逐步建设与推进。
电信运营商开展电子商务,不仅能够给自己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也对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电信运营商拥有着齐全的网络基础设施,因此在构筑平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电信运营商打造的电子商务平台能大大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
电信运营商有庞大的用户资源。具有很高诚信度和亲近度,这些都有助于电子商务做大做强。
电信运营商的品牌优势。电信运营商多年积累的品牌深入人心,取得了很高程度的用户信任,这些都有利于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
电信运营商还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通道、设备等资源多方介入电子商务领域,进一步丰富电子商务应用。
因此,电信运营商发展电子商务具有天然的优势。从这里获取的利润会远大于因互联网冲击造成的收入下降的损失。
但是另一方面,运营商发展电子商务也有不少劣势:
受限于电信业务:目前为止以及不久的一段时间(一年甚至更长),运营商发展电子商务,最终目的还是维护或发展电信产品的客户,最终销售自有的产品或服务。
无法轻装上阵:虽然运营商纷纷成立电子商务中心或互联网部,但是还是需要为整个企业的电信发展服务,无法独立获得相应的资源。
电信行业的垄断地位:无法摆脱电信行业的垄断地位的思路,到互联网行业中只能作为一个小弟,而且需要投入到残酷的竞争中,还没有准备。
没有足够的投入:要在短期内进行突破和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运营商或者有系统建设方面的投入,但是没有足够在运营推广的准备。
没有相应的人员储备:运营商或多或少认识了互联网运营人才的需要,但是到目前为止,或者寄希望于系统建设厂家,或者希望自有业务人员的转型。
对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中移动的电子渠道建设虽然长期有薄厚之争,但目前一直按照“薄”的方法发展,而且目前主流观点都是“薄”占据上风。
电子商务作为移动的电子渠道的两面一体,同样受到电子渠道发展的深刻影响。可以说,虽然各个省公司纷纷在建电子商务,但都没有将两者进行清晰地划分。
从移动的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移动的电子商务走大投入、宽运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而电信和联通,虽然走传统电子商务的道路,但是还是要围绕着自有产品和服务为中心。
具体实施上,需要从电信运营商的电子商务战略考虑,综合产品、营销、服务等业务功能考虑,以及电子商务的动态“流”考虑,来规划整个电子商务的建设方式:
通过渠道模式创新,多种方式整合协调客户互动;利用实体和电子的各类渠道全方位多层次覆盖用户;
关注客户体验,客户体验管理成为主要科学手段。把差异化服务和体验舞台展现成为渠道的使命和挑战;
在支撑之外建立电子商务,同时主动将营销,销售和服务的界限进行重叠,使得电子商务的运用逐步超出单纯的网上销售;
全面的终端产品,丰富周边服务,抓准自己的特色,并引入更多的相关商品作为销售,提供或者是平价放心或者是一站式服务的定位模式;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电信产品技术革新所引发的客户变化和机会挑战。
最后,给电信运营商特别是移动电子商务建设的几个建议:
电子渠道支撑和电子商务,建设和营销的规划上要分开。虽然两者可以互动互助,但是要避免网上商城改造改造就是电子商务网站;
需要有独立的互联网运营团队。需要有灵活及时的商品价格调整,需要有足够的售后服务跟进,需要进行各种互联网营销推广;
提供丰富的商品。商品不仅仅包括:运营商自有产品(定制终端/卡类/套餐/数据业务、积分兑换业务、手机附属商品、电信服务,还应该扩宽商品范围,包括:提供合作伙伴服务类产品(包括服务行业等)、基于社区的用户自创内容及合作方内容、虚拟商品、电子商品、其它终端产品、网络游戏等;
提供B2C模式外,应该还要提供B2G和O2O模式。B2G是面向集团客户的销售和服务,如销售集团客户产品、面向某集团/公司客户提供特别优惠产品。O2O 即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结合提供更好地服务,比如贵重物品或需要书面协议可以线上订单和付费,线下付货或确认成交;
充分利用品牌优势,提供规模化终端销售。充分利用用户对运营商的品牌信任,进行规模化采购和定制终端,提供平价且值得信任的终端商品;
利用实体渠道和广告优势,进行线上线下互动。利用传统渠道的广告,对电子商务和营销进行推广,利用实体渠道进行货物交接和各种互动;
提供和利用互动社区和互联网圈子。在电子商务网站,邀请相关专业厂家和专家入驻,形成解答和服务的互联网中心,集中解决客户的知识问题,积极介入用户的各个圈子,引导用户舆论。提高用户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