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中,终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施终端补贴,不仅是抢占市场的必然要求,也可以起到引导用户需求的积极效用,因此被国内外各运营商普遍采用。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终端回馈计划尚显简单粗放,有待精耕细作。
笔者近期对国内外终端回馈的典型模式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可以归纳为以下7种类型。
1 终端抵用券
终端抵用券的使用相对简单,用户使用抵用券抵扣部分终端购买价格即可。这种模式不涉及具体套餐、无需用户缴纳预存款或押金、也没有最低消费或合约要求,是一种直补的模式。目前,普遍作为促销手段在大型手机卖场使用,其中有运营商参与的,可以算作运营商终端回馈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对市场的影响有限。
2 积分换终端
用户使用自己在运营商的消费积分抵扣部分终端购买价格,较终端抵用券的直补形式有所改进。调研还显示,积分换终端是用户较为亲睐的补贴方式之一,有助于提升用户粘性。但是,在积分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用户感知的补贴力度还是较低,而且该模式普遍不涉及具体套餐、无需用户缴纳预存款或押金、也没有最低消费或合约要求。
3 购机返话费
用户购买指定型号的终端,则直接返还话费到账户中。这种模式在手机卖场中也普遍存在,但补贴直接转为话费,导向性更为明显。而且,由于有话费回馈,运营商可以适当叠加其他补贴条件,如订购某项基础业务。这种形式较前两种对用户行为的约束更多一些。
代表运营商:中国移动购指定手机返还话费活动。
4 承诺最低消费送手机
用户承诺最低消费及在网时长,即可优惠购机。国内信用体系不健全,采取这种方式时一般会要求用户缴纳话费或者押金,加上优惠购机款,参与门槛其实并不低。合约期限一般而言为2年,调查显示,国内用户认为这样的时间约束是偏长的。这种模式较前几种优势明显,但在操作起来存在规则复杂,用户不好理解的问题。
代表运营商:中国移动预存话费送手机。
5 预存话费送手机
用户选择套餐、预存一定话费、承诺一定合约时长,可优惠购机并获得话费返还。该模式对用户的要求最多,不仅需要选定套餐,而且还要有预存话费和合约承诺;当然回馈也最为复杂,不仅有购机优惠,还有入网返还与每月返还两种话费返还形式。与上一种类似,优势明显、弊端突出。但总体而言,它捆绑了套餐,实现了终端补贴对于业务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是有积极作用的。只是在推广时如何进行客户沟通的问题,需要多用点心思。
代表运营商:中国联通。
6 预存话费购机优惠
用户选择套餐并充值一定金额,即可享受购机优惠,合约期可以不做要求。这种模式具有捆绑套餐的优点,而且简单易理解易推广。但是,用户需要支付购机款和预存话费,参加门槛较高。
代表运营商:Orange UK。
7 终端捆绑套餐
用户根据终端选择资费,不同合约时长享受不同购机费用。合约期不同,终端费用不同。如美国AT&T提供的三星Samsung Galaxy S3,无合约期限为549.99,1年合约期为449.99,2年合约期为199.99。在选择套餐时,流量从300M、3G、5G三款高档流量套餐中任选其一,短信选择不限量包或标准资费,其他内容则可以自行叠加。这种模式下,用户使用门槛很低,而且对于运营商而言,也真正实现了资费终端一体化,可以有效发挥资费在推进业务发展中的驱动型作用。但是,这种模式对于终端控制能力、资费设计能力、业务支撑能力的要求很高。国内尚没有类似做法。
代表运营商:美国AT&T。
上述各模式中,我们后续将对有合约要求的几类进行重点研究,欢迎交流讨论。
中国移动研究院 资费研究团队 郭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