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当工信部发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后,长期研究电信经济领域的专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体改所主任史炜,在第一时间连发十多条微博来表达他的欣喜。他认为,工信部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接入网业务试点等八大电信重点领域,标志着我国电信市场向多元化竞争的方向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民资开始进军基础电信领域
从“非公36条”到“新36条”,再到今年“两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信等领域,近年来,政府打破行业垄断、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决心越来越强。此番《实施意见》的出台,既是电信业对国家意愿的积极回应,也是相关政策的直接落地。
其实,在《实施意见》出台之前,我国电信业已经在引入民营资本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八大领域中的大部分已经是民营资本的舞台,不同规模、不同业务、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
据《人民邮电》报所作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电信业(包括增值电信)中的国有资本与公众资本(包括民资、外资等)的占比分别为48%和52%,民资所占的比例已相当可观。不仅如此,在目前我国持运营牌照的2.2万多家增值电信企业中,95%以上是民营资本,如把这部分民资考虑在内,我国电信业的公众资本占比会更高。
可以说,与其他垄断行业相比,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的规模和速度都处于领先地位。
此次向民资开放的八大领域中,属于基础电信业务范畴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和接入网业务让人眼睛一亮,因为它标志着民间资本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的时代已经来临。由于政策所限,民营资本过去一直被挡在基础电信领域以外,但随着国家越来越希望民间资本能够在电信业的各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这次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移动网络虚拟运营)和接入网业务向民资开放,就预示民间资本进入基础电信服务领域已经取得重要突破。史炜表示,中国电信业开放的步伐与国际接轨的日子越来越近,中国电信市场面对竞争压力的成熟度越来越高。
当然,民营资本进入基础电信领域还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民营资本在整个电信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会持续增加。一个更加多元竞争、更高服务质量、更有活力的电信业正加速向我们走来。
民企的市场竞争力不容小觑
在对《实施意见》出台的赞许声中,也夹杂着一些质疑声:电信业这个处于过度竞争环境下而持续降低服务价格的行业能对民营资本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吗?面对规模庞大、资金雄厚、技术更新快的国有电信企业,民营企业有足够的竞争力吗?
对此,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给出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说,由于过度竞争,特别是不计成本的价格战,人们对当前的电信市场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判断,总认为它是“红海”市场,其实不然。目前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空间是足够大的,中西部一些省份的电信市场还属于非饱和状态,还有一些一线、二线城市的宽带和移动业务市场也没有完全饱和。而且,随着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新型的电信业务种类层出不穷,比如家庭信息化应用、无线城市方案、物联网应用、移动电子商务等。
据了解,大量曾被拒之于门外的且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企业,如今进入电信领域的愿望依然强烈。因为,很多曾参与过电信市场竞争的民营企业在过去很难获得与基础电信运营商平等的谈判地位,但一旦成为虚拟运营商对用户直接进行“放号”的时候,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角色和地位就完全不一样了。虽然民营企业具有资金相对薄弱、缺乏规模化运营经验、品牌公信力和技术积累不够等天然劣势,但他们具有的反应灵活、充分市场化、创新能力强、转型快、对用户需求敏锐等方面的优势,足以让他们在以高服务质量取胜的电信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民营企业所具备的这些优势也恰恰是国有电信企业所缺少的。
另外,国企与民企对电信细分市场的判断也是不尽相同的。陈金桥说,90%的国有电信企业认为,没有竞争空间或是过度竞争的市场在民营企业的眼里是存在足够大潜力的。
应加紧出台相关的配套细则
可以说,《实施意见》为民间资本进入电信业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但这场雨能否真正落到“庄稼地”,还得靠一些配套细则的指引和完善。
“有人觉得《实施意见》不解渴也是正常现象,因为其中的细节确实不够充实。”陈金桥说,要想把纸面规划变成实际行动,尽快确定试点地区和试点企业,以及制定实施规则尤其重要。
事实胜于雄辩。只有看到有民企进入电信业的成功案例后,民营企业才会放心大胆地投身到电信领域中来。而民企成功的先决条件,则是需要获得公平的“国民待遇”,政府不光要排除一切不合理因素对他们进入的干扰,还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比如为他们简化审批程序、协作融资、协调与国企之间的分歧等等。对此,陈金桥建议当地政府与监管机构携起手来,把民资进入电信领域作为专项来抓,成立民间资本投资审查指导委员会。
当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电信业之后,一个新的问题将会出现。即,面对日趋复杂的竞争关系和网络业态,如何加强市场竞争和服务质量的监管,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政府将会面临新的考验。所以,这方面的配套规则和相应的工作机制也应该尽快建立起来。
据悉,工信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意见》中的试点办法和相关电信业务的申请条件、期限和程序等配套政策和规定,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及时发布,不断提高政策透明度。据相关人士透露,相关配套细则会在今年年底之前出台。
不管政策怎样利好,消费者满意才是检验市场的最终标准。民营企业能否在电信业很好地活下去,关键要看他们发展市场的能力和市场业绩的表现。针对民营企业如何在电信业实现好的发展,陈金桥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民营企业应该看到政府进一步扩大电信产业合作空间的机会;二是把握这个好的发展机会,民营企业要充分结合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三是民营企业要量力而行,力争做“专业选手”,而不要做“全能选手”;四是民营企业不要孤独地舞蹈,要善于与国有电信运营企业进行合作,形成竞合关系;五是民营企业的投资运营策略要善于和中央政府的导向,以及地方政府的偏好相结合,信息服务的创新要与区域本土化的特色和需求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