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2/4/20 11:52
六问移动支付
0
0

4月18日,“第四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在北京召开。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几年时间,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被业界看好的一个市场。据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全年交易额达742亿元,环比2010年增长67.8%;移动支付用户数达1.87亿,比2010年增长了26.4%。然而,标准的制定、终端的支持、产业链的合作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个在移动支付市场的“掘金者”,也制约了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到底移动支付面临哪些瓶颈?让小编们为您细细分析。

标准定了没?

这几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困于标准迷局。没有统一的标准,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中就会举棋不定,从而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与成熟。因此,统一标准,一直是业界长期以来的呼声。现在,移动支付标准正在千呼万唤中一步步走来——最终确定,就在今年。

在2012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中国银联副总裁柴洪峰给出了标准统一的明确讯息: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承担的移动支付国家标准的编制任务,目前已经完成公开的意见征集,形成了标准送审稿,有望在今年发布。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标准的送审稿中,13.56MHz被明确为近场通信频率,这是之前银联主推的标准;同时,也明确了智能卡产品形态将兼容多种方案,如SIM卡方案、SD卡方案、全收集方案、双界面电信卡等。

除了国家标准以外,行业标准也有望尽快确立。去年3月,行业标准研究制订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已经完成远程支付部分,其他部分正在编制中。行标不仅覆盖了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的业务模式与技术方案,还对联网通用、可信服务管理、支付安全、检测认证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化要求。

可以预见的是,当标准最终确定之后,产业链参与各方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商业模式找到没?

任何一种应用的健康、持续发展,都需要成熟商业模式的支撑。对于我国的移动支付应用而言,虽然标准正在日趋成熟,产业链也相对完善,但是产业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商业模式的探索也只是刚开始。

国内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却值得借鉴。从日本的经验看,是以运营商为主导的商业模式。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采用注资的方式拥有了两家信用卡公司的股份,并发挥其在移动终端、客户资源以及渠道控制上的优势,发展移动支付业务。为了拓展移动支付市场,美国的三家电信运营商Verizon无线、AT&T和T-Mobile美国成立了合资公司Isis,以期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移动支付网络,提供针对智能手机和近场通信的移动支付业务。

除了以运营商主导的模式外,移动支付的另外一种商业模式则是以政府主导,多产业链环节共同参与。法国的“尼斯,移动非接触式城市”项目是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下,电信运营商、银行、零售商、手机制造商、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等产业链环节共同参与其中。新加坡政府则是将移动支付纳入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主导实施的“智慧国2015”规划,调动多方力量,发展移动支付。

全球经验表明,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运营商主导和政府主导两种。我国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到底是二选一,还是突破创新,则需要从本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为用户打造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服务。

农村市场有前途吗?

说起移动支付,人们一般会认为这种新潮的支付手段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发展。殊不知,移动支付灵活便捷的特性将使它在农村地区大有可为。在国外一些尚不发达的国家,金融体系建设不完善,移动支付成为人们转账、汇款和支付的重要手段。

我国相关从业人员同样看到了这一机遇。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金融服务供应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提供移动支付业务时,眼睛不能只盯着经济发达地区,而是要选择适合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来满足农村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根据CNNIC发布的报告,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农村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70.7%,使用台式机上网的比例为72.6%,二者不相上下。农村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90%以上,手机持有率也已经高于银行卡,这为农村地区开展手机支付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困难同样存在。首先是终端。大多数移动支付产品都是在智能终端上进行开发。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还比较低,这直接制约了农村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服务。因此,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励跃呼吁企业转变经营理念,用基础、低端的移动电话设备提供支付服务。其次是资金。移动支付的开展有赖于专用的手机终端和刷卡终端。在城市开展业务,会有一部分消费者愿意承担终端置换的费用,而在农村这种意愿就要低很多,所以需要企业在先期投入资金进行终端置换。成本的增加影响企业的积极性,也直接影响了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和普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