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1/9/13 08:46
校园营销恶战集中爆发 电信业畸形竞争无赢家
0
0

校园市场恶性竞争由来已久,为遏制校园竞争乱象,工信部7月专门发布了《关于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但是,校园竞争乱象并未因此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

日前,中国电信在南京一家高校的多栋宿舍楼的接入光缆全部被剪,数十台网络设备不翼而飞。此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再次将校园营销恶性竞争推向了风口浪尖,更是引起了人们一连串的思考:校园营销恶性竞争是否侵犯用户利益?是否损害企业形象?是否危机企业形象……

被“绑架”,让用户情何以堪?

又是一年开学季。莘莘学子携梦而来,却遇上运营商校园营销恶性竞争的“闹剧”,成了“受害者”。日前,中国电信南京分公司在南京一家学校的光缆被剪,经初步统计,该学院共有14栋宿舍楼,涉及服务对象达1万多名。随后,中国电信南京分公司及时采取措施,全力抢修,但本已部分修复的网络再次遭人为毁坏。

谁人不知,市场经济时代,用户就是上帝。但一来二去,却将用户卷进了竞争漩涡。

对于网络需求比较旺盛的高校用户而言,无异于断了粮草。学生用户,本来就处弱势地位。在信息化校园建设中,学生享有网络正常运行的权利,且在正常网络运行状态下,学生用户通过网络正在行使自身的一些利益。但是,没有预兆、没有通知、甚至事后没有来自中移动的一个合理解释,校园用户就这样成为了“刀下牺牲品”,用户利益就这样被“绑架”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成的年龄,三番五次的校园恶性竞争损害的不仅是用户的利益和感情,单纯凭借一股蛮力试图排他的恶性竞争行为和思维,还将对校园用户的价值观带来一定的影响。

被抹黑,行业形象受到践踏

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行业的社会形象息息相关。经过长期的努力发展和积累,国内电信业在社会上已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形象。

但是,近年来一系列让消费者抱怨的话题正在使电信行业的形象每况愈下,美誉度和评价度不断降低。更让人痛心的是,在校园营销大战中,一些电信运营商为了眼前的营销业绩和市场份额,不惜自毁形象、诋毁拆台,发展至今已到了违规违法剪断竞争对手光缆的地步,这让整个行业被抹黑,颜面扫地。

内部争斗无休止的同时,外部的竞争也异常激烈。近年来,随着苹果等智能终端厂商和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壮大,以及三网融合趋势下广电部门的搅局,电信运营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与挑战。在这个行业转型的档口,个别地方的电信运营商还在有限的市场上掐个你死我活,只会给别人增添笑柄,更别提塑造行业形象了。

因此,作为电信市场的主体,运营商如果再不共同维护好行业形象,不仅竞争怪圈难以走出,甚至行业发展的未来都令人堪忧。

被诟病,运营企业形象何言?

今天,企业的形象备受推崇,并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够大够强的标准之一。而且,它还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以及被社会各界和公众舆论接受、理解的程度。但是,“剪光缆”等接二连三的恶性竞争事件却一再暴露出个别地方运营商的弱点。

本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企业逐利无可厚非。但是,企业从事市场经营必须遵循法律法规和起码的道德底线。“剪光缆”一事,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此的排他行为,已经显得有些迂腐、可笑,甚至还招致社会上不少的骂名。

显然,企业形象的塑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且不是单纯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就眼下而言,竞争乱象就在不知不觉中令运营商的形象大打折扣。

综上述利弊,校园营销恶性竞争只会令社会反感,让用户受伤,也为企业乃至行业发展埋下地雷。特别是,在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这种恶性的校园竞争可谓背法、越法而行,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更不要谈所谓的赢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