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终端产业,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洗牌之后,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仿佛不经意间,人们发现,现在的优势又回到了美国企业的手中。芯片自不必说,单就操作系统来说,现在的三大生态系统:苹果的iOS、谷歌的安卓、微软的WP7,经过诺基亚与微软的整合、谷歌与摩托罗拉的整合之后,已初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除了诺基亚代表半个欧洲之外,其他企业全是美国公司。可以预言,未来的移动终端产业发展,主导权掌握在美国企业的手中。
在后PC时代,智能手机的数量将远远超越PC的数量,谁掌握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谁就控制了市场规模10倍于PC互联网的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操作系统对于产业的重要性,许多人都看到了。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近日就发出建议,中国政府、运营商和其他的IT企业形成合作,开发中国自己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他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在过去虽然有所发展,但一直比较被动,主要是跟随。如果抓住了操作系统,就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牛鼻子”。他认为,中国现在自己开发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虽然与苹果的iOS相比有差距,但差距正慢慢缩小,而这差距不在技术,而是在产业上还无法与苹果、谷歌竞争。他认为,只要各方形成合力,中国有能力和机会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上赶上欧美国家。
刘韵洁院士的愿望无疑是良好的。事实上,中国企业并非没有在这方面做出努力。中国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已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OPhone和沃Phone。包括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也都开始涉足手机业务,而操作系统成为主要切入方式。但客观地说,这些操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影响力还很有限,难以与三大系统抗衡。
谷歌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让业界意识到有必要摆脱对谷歌Android系统的依赖。韩国政府正计划集合全国企业的力量,共同开发一种手机操作系统来与苹果和谷歌抗衡。此前,三星、LG都与摩托罗拉一样,是Android阵营中的主力厂商,但在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这两家韩国企业的处境变得尴尬起来。因此,韩国政府开始敦促包括三星和LG在内的本国企业一起开发一种自有手机操作系统,以此来抗衡占据垄断地位的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韩国尽管只是一个小国家,但对发展信息通信业的重视程度却是举世闻名的。韩国也拥有三星和LG这些知名的移动终端企业,韩国人不想在发展移动终端产业进程中受制于美国企业,就这一点来说,韩国人的勇气可嘉。
从我国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尽管移动通信业发展了20多年,但移动终端产业核心技术匮乏、创新能力薄弱的老问题始终没有解决。美国首位华裔国会众议员赵美心近日到中国访问时透露,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在中国组装,中国企业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赵美心说的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即便在赚取这微不足道的4美元的背后,还有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的重金属排放超标、造成对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问题。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企业为成为苹果全球供应链而争得焦头烂额。由于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中国企业至今仍摆脱不了沦为跨国公司加工厂的可悲命运。
中国企业到底有没有能力开发出自己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国也有自己的华为、中兴等世界级移动终端企业,我们为什么不去开发操作系统,而一定要跟谷歌的安卓系统绑在一起?随着安卓专利纠纷的不断上升,中国那些依赖安卓系统的厂商时刻都面临专利风险。“谷摩联姻”之后,中国企业也存在何去何从的方向性选择。我国作为一个信息产业大国,不能在操作系统这样重要的核心技术上长期受制于人;产业基础也是具备的,关键是要在政府的引导之下,产业各方形成合力,结成类似“TD产业联盟”性质的产业组织,尽早下决心组织相关企业在操作系统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