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本最初被炒热之时,业界也曾十分看好其前景,不过其风头后来却迅速跌落。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以上网本的模式来推论平板电脑。就最基本的条件而言,在上网本一两年前热炒之时,至少国内的市场成熟度、用户接受度、无线带宽网络成熟度等都处萌芽阶段。而一两年后的今天,毋庸置疑这各方面的基础条件都明显好了许多。
实际上,一些其他因素对于平板电脑能否保持长青会有重要且更微妙的作用。
平板将维持长期“存在感”
国外一位电子消费品领域观察人士曾有这样的观点——“对于一种兼具时尚消费类和实际功用类特征的电子产品而言,‘存在感’无疑十分重要”。
就一两年前的上网本而言,并没有一款旗帜型的产品强劲地吸引着全球市场的目光同时形成长期话题;换言之,当市场终于到达高点,上网本却没了声音。
平板电脑领域则有最善做旗手和推手的苹果,iPad甚至成为一种现象,而从iPhone系列一代接一代地推动自身及整个智能手机领域至时代高点来看,我们不难想象iPad会红火不少年。
由这个角度来说,在未来几年市场及技术环境进一步成长成熟的过程中,平板电脑领域始终都会“存在”于社会的关注和话题中,因此该领域在全球长期行情会比上网本高上几个段数。
设计环节力量将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上网本退潮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在于噱头和新鲜感渐退、市场进入实战阶段时,大量良莠不齐产品的一齐涌入,迅速降低了上网本产品的总体口碑。目前上网本产品仍在市场中保持一定销售,但其定位一定程度上已经与当初出现偏差,不少产品甚至进入“过渡品”市场空间。
平板电脑概念实际上由来已久,此刻iPad将这一波热潮掀起,至少在国内,许多知名或不知名厂商已经迅速跟进,速度快的已推出产品,而这些产品同样存在优劣不一、“新瓶装老酒”等问题。对于平板电脑的长期发展,行业平均水平的提高应引起重视。
“平板电脑产品普遍需要采用比现在性价比更好的处理器和更成熟的操作系统,采用更好的软硬件协同设计能力。”某电子产品厂商人士认为。
在Frost&Sullivan资深分析师傅晓辉看来,“上网本和平板电脑本质上的区别在于接入内容,无论基于3G或Wi-Fi,前者接入的是传统互联网的内容,而后者应接入的是移动互联网内容,因此最关键的部分在于界面、用户体验等配合移动互联网的设计应与传统的任何一种设备有根本不同”。
目前新兴的势头是“ARM+Android”联盟必然会在“智能+平板”时代兴起,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波热潮可能将引起电子设计领域的洗牌,许多新兴设计公司将兴起,同时设计环节在产业链上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等待国内Wi-Fi规模铺开
将平板电脑处处与上网本相比,后者可能会有委屈之感,不过遗憾的是,平板电脑的直接替代对象就是上网本。
“上网本原本就是个过渡性产品,在市场上打个时间差,平板电脑的铺开占的就将是上网本的市场空间。”傅晓辉认为。
当然,在国内,这一替代过程的快慢取决于两个因素——Wi-Fi网络的规模覆盖速度和平板电脑自身价格的下降速度。
“现阶段推iPad或者类似的平板电脑,国内主要走的通道是3G网络,但经验已经证明,3G网络所承受的压力会很大。因此在4G来临之前,Wi-Fi还将是决定平板能否普及的最重要网络基础。”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人士向记者表示。
由去年至今年,国内Wi-Fi网络部署明显加快,且由于大量终端开始对于WAPI与Wi-Fi同时支持,有关部门对于含Wi-Fi终端的态度逐渐宽松,因此Wi-Fi方面长期来说应不会成为障碍了。
业界对于平板电脑价格的下降也较乐观,“目前市场上的Pad类产品比之早年初提平板电脑概念时,价格已下降至用户可接受程度,而现阶段终端价格下降速度更快,相信价格方面也不会是大问题”,三星电子崔姓市场人士认为。而Gartner分析师也预计,未来两年平板电脑平均价格将降至300美元,对上网本形成更强劲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