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这一年的发展说明中移动的方向正确。但在另一层面,可以看到由于初涉软件商店,中国移动在运作MobileMarket时显得并不成熟,这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作为产业链的核心,运营商在3G起始阶段应该担负起整合平台的作用,其中适度的开放乃至让利不可避免。此外,中国联通已经通过引入iPhone,同时引入了AppStore,由于APPStore允许开发者接入各种各样的应用,这使互联网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创新;中国电信中的天翼应用空间则推出了能力开放平台。因此,在业务开发层面,对中国移动形成压力,MM想要取得成功,开放的心态最为重要,就是要打造供应的产业链。对于改进的细节,一方面是让开发者真正感受到中国移动的诚意;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大幅度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我们应该看到未来的通信市场竞争,不仅仅存在于中国的通信运营商之间,来自国际巨头的跨界竞争将日趋激烈。由此可见,如何规范市场,制定统一标准以降低开发成本,是目前中国通信市场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对比于AppStore,可以看到目前MM最大的挑战之一恰好在于没有完整控制产业链,形成统一的标准。这样的后果之一是在于用户难以在每个终端上获得相同的优良体验,更在于用户能够很容易的获得其他软件来源,从而冲击MM本身市场。iPhone与AppStore的组合虽然面临类似“越狱”的组合,但是相对于普通消费者,其障碍仍旧相对大一些。
因此,在目前仍然较为混乱的智能终端市场,建设一条封闭的产业链或许是运营商可以考虑的路径,例如封闭式的终端定制、软件安装等,但是这一前提必须建立在大幅度优化用户体验的基础上,而且这一产业链环节的解决也是现阶段MM无法做到的。
在这一系列转型中,仍有许多误解。其中之一就是认为国内个人开发者实力尚显不足,数量也难以满足业务开发的海量需求。造成这一误解的主要原因在于此前国内数据业务平台的匮乏与高门槛。据我了解,此前由于国内相关市场并不发达,众多业务及产品开发企业将市场转向国外,这虽然是市场行为的表现,但也造成了国内开发企业及开发人员不足的假象。如果根据中国制造的经验,在手机软件开发层面,中国开发者同样拥有成本优势。而在另一层面,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开放应该大放异彩,尤其是游戏类、歌曲类,联想到之前中国网游的成本,本土因素将会是中国移动可以打的一张牌。
所以,中国移动推广百万开发者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但是如同任何一个市场,在拥有基础性开发者的同时,专业性开发者同样需要,开发者不仅需要百万的塔基,同样需要专业性公司的塔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