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上常常可以见到Cable&Wireless(简称C&W)公司的广告,用大号字写着“移动电话,固话资费。FMC,工作的新方式”。然而,这家公司却不仅仅是经营FMC业务这么简单,在它身后有着140年的历史,堪称世界上历史最长的电信公司之一。
140年时间,这家古老的电信公司都经历过什么?今天它的情况怎么样?C&W的历史也许能给现在年轻或不年轻的电信公司带来一些启发。
主动应对形势变化
C&W曾经是英国第二大电信公司,但近年来由于其他公司的发展,以及受到自身战略定位的影响,它已经无法再保持这一地位。现在C&W仍然是英国第三大IP服务运营商,位于BT和MCI/Verizon之后。同时,它在英国的国际批发业务收入仍然相当可观——占据了英国市场的1/3强。
2005年8月收购Energis后,C&W在英国的市场地位有所加强,但仍只有BT互联网接入份额的一半。前任CEO公开宣称C&W的目标是要超过BT,而新任CEO接管后,修正了这一说法,提出将公司建成英国领先的IP服务商。
C&W还购买了英国另一家通信公司Bulldog,以采用本地非环路捆绑向消费者提供宽带接入服务。不幸的是在采用进攻性扩张策略的过程中,C&W在客户服务方面名声很差。由于销售下降和整个公司的策略有所变化,2006年9月C&W把它的宽带业务卖给了另一家公司Pipex。不过,它仍然拥有并仍在进行批发LLU(本地非环路捆绑)的业务。
一直以来,C&W在英国的许多前殖民地国家都保持着很强的市场地位,在当地提供电信服务。1996年,C&W获得“世界商业奖”,这是对它长期以来致力于发展太平洋地区的电缆连接(包括斐济、瓦努阿图、汤加和所罗门群岛)的认可。在加勒比海地区的英国前殖民地国家,C&W处于事实上的垄断地位。C&W在以下国家和地区仍然是最主要的全业务运营商:英国维珍群岛和开曼群岛、巴拿马、马尔代夫、摩洛哥、塞舌尔、弗克兰群岛、圣赫拉、土耳其和凯科斯群岛、安圭拉和格内西亚以及我国澳门。在这些区域它以LIME为品牌进行运营。在百慕大地区它只提供国际通信业务,本地业务由百慕大电信公司提供。
C&W还曾经是我国香港市场上主要的一家固话运营商,后来它将这部分业务卖给了我国的香港电讯盈科。早在1934年C&W就在我国香港开展业务,但直到1981年才正式登记注册为一家本地公司。1988年这家公司收购香港电话公司,更名为香港电信。1998年,又更名为C&W香港电信国际公司。2000年,被香港盈科收购。
2007/2008年度C&W的年报反映了这家公司最新的运营情况,这份题为《实力到实力》的年报在篇首写道:我们的愿景仍然十分清晰——股东价值最大化,今年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还会继续保持。
目前C&W主要经营两个相互独立的业务:国际业务和欧、亚、美业务。2007/2008财年整个业务收入为31.52亿英镑。
C&W的国际业务由一个独立的全业务电信公司运营,重点针对四个市场:加勒比地区、巴拿马、摩纳哥和附近群岛、我国澳门,包括39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市场上C&W是领先的电信公司,提供宽带、固话、移动及国际国内业务,用户包括普通家庭、中小政企、大公司及政府部门。2007/2008年度有以下经营亮点:移动用户上升27%,达到640万户;宽带用户上升16%,达到46万户;固话用户稳定保持在190万户;移动和宽带收入上升17%,达到11亿美元,占总收入的43%;并且在澳门开始3G运营。
C&W在欧、亚、美的业务主要是为大型客户提供整体通信解决方案。2007/2008年度的亮点如下:EBITDA达到2.19亿元,是上一年度的两倍多,收入逐渐增加,从下半年开始产生净现金流,成为多年来的第一次,表明这项业务已经有一个转机。其中,在亚洲市场的优势最为明显。
成功案例及启示
140年的历程,伴随着令人眼花缭乱、成功或不成功的收购与被收购,足以给还年轻的中国电信运营商们上一堂生动的企业战略课。然而,抛开过去不谈,C&W今天的战略仍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不走寻常路。这句话能够概括140年后的C&W。早就经历过传统主流运营商历程的C&W,而今定位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边缘国家市场和全球性大客户市场。就用户ARPU值和用户规模而言,这两个市场似乎位于最低端和最高端两个极端。对于前者C&W利用其历史基础和世界级电信公司的优势保持垄断,在小市场中做出规模;对于后者C&W致力于以其MSP下一代通信网络为基础,为最高端的客户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C&W的后一个市场经营策略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可以看看它的一些客户案例。
140年的历史变迁
1869年,英国约翰-彭德爵士创办了三家电缆公司和一家电报公司,分别为法尔茅斯电缆公司、直布罗陀电缆公司、马尔它电缆公司和英印海底电报公司,这几家公司利用一家公司制造的电缆连通马尔他和亚历山大,成为连接地中海地区的通道,从而打通了英国和印度的联系。与此同时,彭德在伦敦和孟买的电报线路架设工作也开展起来,并于1870年完成。
1872年,上述三家公司合并成一家,彭德任主席,这家公司就是C&W的前身:赫赫有名的大东电报公司。大东电报公司仅用15年时间,就将它的电缆从成立之初的8860英里扩展到2.24万英里,并且接管了其他公司连接西印度群岛和南美的业务,公司后来改名为大东联合电报公司。
1928年,为了应对像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这样的无线通信竞争对手,大东电报与另一家公司合并,并改变原有只依靠电缆传输的通信方式,成立帝国国际通信公司,1934年改名为电缆和无线公司,即Cable&WirelessLimited。
伴随着工党在1945年大选中获胜,英国政府宣布准备将C&W公司国有化,并于1947年实施。成为国有公司后,它仍保有英国之外的资产并继续经营着部分电信业务,而英国的所有资产合并到邮政局,当时邮政局垄断了英国国内的电信业务。
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开始将国有企业私有化。由于C&W本来就有私有公司的历史,因此被列为较早的候选者。1981年11月,C&W完成私有化。作为私有化的一部分,政府还发给该公司一张经营英国电信业务的牌照,英国电信的竞争对手Mercury通信公司成为C&W的子公司。
1986年,美国长途通信解除管制,许多新公司开始进入平等接入市场。一家叫TDX系统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在华盛顿和纽约发展业务。TDX主要经营数据业务,并建立了自己的电话交换系统。1987年,TDX快速扩展光纤网络。1987年中期,C&W购买了TDX的网络。整个80年代后期,经营长途业务的叫C&W通信,经营光纤/数据业务的叫C&W管理服务公司,直到这两家公司合并为止。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其网络扩展至整个美国。
1997年,Mercury兼并了三家英国电缆运营商(Vidéotron、Nynex和BellCablemedia),并更名为C&W通信公司。当年末,C&W购买了巴拿马INTEL通信公司49%的股份,成为巴拿马第一大通信运营商。
1998年,MCI通信和WorldCom合并,成立MCIWorldCom公司。C&W美国公司购买了MCI在美国的一级骨干网。而在1998年前,它仅仅运营长途通信业务和一小部分互联网业务。
1999年8月,C&W全球公司组建,以形成一个全球性的IP和IPMPLS网络,其目的是为大型客户提供全球性的IP服务。
2000年12月,C&W购买Hyperlink-Interactive(超级连接—交互公司)。
2001年11月,C&W美国以8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破产的Exodus通信公司,连同早些时候收购的数字岛公司,一并将公司更名为C&W美国。
2002年5月,C&W购买了格恩西亚电信。2002年11月,C&W宣布退出美国市场,将美国电话业务卖给Primus电信公司。
2004年3月,Savvis通信公司以1.55亿美元购买了C&W美国,并承担了大约1250万美元的债务,包括以前MCI的IP骨干网部分。耗费巨大的美国业务仅仅卖了1.55亿美元,可以说是C&W历史上的一个败笔。
2005年8月,C&W以6.74亿英镑为代价收购Energis公司。
2005年12月,C&W主动从纽约股票交易所退市。
2007年2月,C&W卖掉了网页技术公司,这家公司以前专注于为英国政府提供系统服务支撑。
2008年3月,C&W卖掉电缆业务公司Al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