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信重组方案的出台,不但引来国内各方的热议,更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在纷扬的褒贬中,大多对此次电信重组能否实现设定的目标存有较大分岐。笔者认为,虽然此次电信重组方案并非十全十美,但也是当前国际与国内形势下可操作的、比较优秀的选择,其设定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1、中国电信重组没有现成模式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是孕育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具有自己独特的现象与规律,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正如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家、现任世行副行长林毅夫所言,中国经济在取得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的同时,中国在转型过程中也呈现出很多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用现有的经济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往往难解其中之奥秘。比如,1998年至2002年的中国经济,因为出现通货紧缩和能耗下降而被国外很多经济学家质疑中国的高速增长是否是真实的,而通过对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进程的充分了解,追根溯源,深入局中剖析,就可从看似互相矛盾的数字之间发现正常的逻辑关系,找到实实在在的根据,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林毅夫认为,目前国际上尚缺乏可以指导发展中国家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发展,使得国家又好又快地实现现代化的成熟理论。因此,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没有现成模式可以遵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信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超前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电话普及率达到20%时,人均GDP已达1500美元,而我国电话普及率达到50%时,人均GDP只有1500美元。目前,中国的人均GDP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当西方世界经历数年电信“泡沫”时,中国却一枝独秀。这些看似违背常理的现象,正是中国电信业的独特所在。这是因为电信业的发展是在中国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背景下发生的;也是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严重不均衡的背景下进行的;特别是在中国经济社会体制发生大转型的背景下取得的。所以,中国的电信业发展道路必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这个特色还需要探索,在世界上也没有先例。由于电信重组只能是中国整个经济社会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局部,这就注定了决不能照搬发达国家已有的重组模式,必须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模式。
已经公告的电信重组方案正是在面临国际、国内多种机遇和挑战下,在探索中国特色的努力下,而形成的深化电信业改革的路线设计,所以,应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来看待和评价。
2、电信重组效能释放的阶段性
重组方案公布以来,相当多的目光投射在移动的“一家独大”和“反垄断”上,认为此次重组并非能真正形成竞争的局面。但是,电信重组并不像方案的公布和目标的设定那样简单,而是一步一步艰难推进的过程。如果把它看作一个过程,电信重组方案的宣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要在电信重组效能释放的不同阶段来完成既定的改革目标。
电信重组效能释放的第一阶段,是电信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新三大运营商都具有全业务资质。因为,资源如何配置是左右市场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中国移动之所以能实现短时间内的迅猛发展,并在中国电信市场上称雄,除了其自身的努力外,更关键在于其拥有的优质资源,使中国移动几乎独享了“移动替代固网”的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在电信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没有进行滚动配置,中国移动凭借着优质资产坐拥巨大的成本空间,最终导致中国电信市场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就此,国家发改委完成的一份涉及中国电信市场重组问题的课题报告明确提出,电信业结构失衡首先是资源配置的问题,目前的资源配置在政策层面、管制层面和市场准入层面均存在诸多体制性障碍和问题;解决结构失衡的最有效路径是实现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经营,使各运营企业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准入环境中,针对未来的增量市场开展竞争。在此次重组后,中国电信业的失衡格局将得到改善。以2007年末数据为例,就资产规模而言,重组前移动占电信运营业总资产的43.3%,联通、电信和网通所占资产比例分别为12.5%、22%和17.8%;重组后新移动占总资产比例为44%,重组后新联通和新电信所占资产比例都增加为28%,趋向均衡。再如用户总数,重组前移动占用户总数的42%,联通、电信和网通所占比例分别为18.5%、24.7%和12.4%;重组后新移动用户数比例提高到44.4%,但重组后新联通和新电信所占用户比例分别增加为26.2%和29.4%,也趋向均衡。所以,此次电信重组的效能首先在资源优化配置中显现出来,使新移动、新电信和新联通在电信资源上获得较为平等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谋划和展开新一轮的建设、运营和竞争。
电信重组效能释放的第二阶段,是在各运营商基本完成内部整合后发放3G牌照并出台相应的非对称管制政策,以促进逐步形成更为有效合理的竞争格局。比如,3G牌照放发时间的调控,实施号码“单向携带”,以及国家在频谱分配上向新移动运营商倾斜等政策。
电信重组效能释放的第三阶段,是各运营商已经建设并运营3G,在移动/固网融合中迈出实质步伐,在宽带及多媒体业务市场取得长足的进步,并形成平衡的竞争格局后,应考虑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资本、新主体,为国外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电信业开辟通道。从而,进一步提高电信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分享电信行业发展改革的成果。
由此可见,我们所期盼的真正平衡有效竞争局面的形成,并不断为民众贡献福祉的优良服务决不是电信重组发布之日,而是在坚定耐心地一步步推进中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