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1/4/12 10:33
并非所有数据中心都适合云计算
0
0

观察目前全球数据通信的宏观架构,不难发现,使用或拥有数据中心的对象无外乎五类用户群,分别为个人客户、中小企业(SMB)、大型企业、Web2.0或门户站点,以及高性能计算/行业客户。而数据中心的架构主要由三种不同的形式,每种架构都是针对特定的业务模式而设计,并各自拥有不同的运营目标并面临不同挑战:企业数据中心、托管或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数据中心、门户网或Web.2.0数据中心。

我们认为,不是所有的数据中心都同出一辙,也不是所有的数据中心都为云计算做好了准备。比如高性能计算的数据中心就不适合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他们对于流量和性能都有较高要求,类似金融、电信等行业要求具备较高的延时能力,这对于目前云计算的缓冲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网络优化很关键,它将成为帮助数据中心实现云计算的桥梁。

各类数据中心趋势渐现

随着数据中心不同业务目标的逐渐明确,各类数据中心也呈现出不同的技术发展趋势。

门户网或Web2.0公司通常会提供在线服务,如搜索、游戏等交互类用户体验,服务器容量随之不断增大更新,这也正促使网络流量从10GB过渡到40GB;金融、电信以及高频率交易领域的专业化数据中心,一如既往地要求低延时、防抖动以及高性能软件,以满足高频率交易市场需求;在虚拟数据中心/私有云架构中,自动化和服务管理理念日渐深化,一些管理软件的嵌入有效地解决了私有云中出现的复杂性问题,并以自动化提升系统迁移的简化程度;对于电信运营商/SP而言,多数为提供主机托管型的数据中心,公共云和混合云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另外在高性能计算方面,分散耦合技术也开始深入到高性能数据中心当中。

“云”的基本要素

那么,当这些数据中心迈向“云”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要求;处于交换枢纽的网络部分迫于分流和延时压力是否需要向40GB过渡;基于以太网的一体化构造能否促进对数据中心桥接和以太网光纤通道的需求。

Force10认为,数据中心进入下一代云网络应该具备五项要素。第一,融合以及扁平的网络;第二点,具备高性能网络如40G端到端,以及先进的管理软件作为支持—数据中心在虚拟化后,东-西和南-北流量很难预测,高性能网络至关重要;第三是开放式自动化,当你对数据中心进行虚拟化时,会对服务器进行整合并添加虚机,通过开放式自动化可以实现对虚拟机的管理,实现基础设施既服务类型的管理,同时也能够确保云控制的集成;第四是柜顶机处的超大缓存能力,以应对端口速度不匹配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是开放的标准,Force10不相信存在任何所谓的“无围墙”式花园,我们建议客户采用混搭方式,实现服务器存储、网络和应用的配合,以最低总拥有成本获得最高性能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