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吴建平先生商榷
一、概述
2010年6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发出了“要积极研发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动员令,这令许多迫切希望我国推动依靠自主创新发展新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人员(包括海外学子)受到极大的鼓舞,也纷纷准备为国家献计献策,帮助落实胡总书记的指示,为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互联网贡献力量。
但是,人们也担心,中国新一代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有可能被某些偏差的认识和错误观点而被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上去,从而贻误宝贵的时间,丧失发展的最佳良机。最近,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对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的访谈文章,验证了人们的这种担忧。
吴建平的谈话,显然是以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有关。可是,虽然记者询问的主题是“新一代互联网”,但是吴建平回答的重心仍然是“下一代互联网”。他完全混淆了“新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这两种不同代的技术,其结果是使人们误以为“新一代互联网”就是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从而使得政府不再关注和投入真正的新一代互联网研发和建设。这是一种战略性的误导,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吴建平先生的谈话,既不代表党的立场,也不代表政府的立场,而是一位学者的观点。遵照胡锦涛总书记“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的指示,本着对国家和民族重大利益负责的精神,在此提出我们对新一代互联网的看法,表达对吴建平先生谈话的不同意见。
二、如何确定“新一代互联网”的定义?
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积极研发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的指示,首要工作是给新一代互联网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就是解决“什么是新一代互联网”的问题。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和政策部门认真学习和领会胡总书记讲话的精神,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角度来了解对“新一代互联网”的期待和希望,才能制订出清晰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和路线。只有当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形成了正确而且统一的认识之后,后续工作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然而,在胡锦涛总书记讲话后,我们看到的互联网知名专家吴建平先生的相关言论,却令人失望。他对“新一代互联网”的解释是含糊不清,自相矛盾,而且是以假乱真,对于不熟悉互联网最新趋势的大众来说,非常容易导致混淆,也就导致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无法落实,实现不了所定下的目标。
吴建平说,“新一代互联网是一个没有统一定义的概念,但它肯定是一个与现在互联网不同的网络。核心概念是:既能保持现有互联网优势,又能解决互联网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的新一代互联网。可以肯定的是,新一代互联网不是现有互联网的修修补补,两者之间应该是个升级换代的关系。”
这段话中,第一句“新一代互联网是一个没有统一定义的概念,”这是有问题的。这岂不是说,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新一代互联网涵义不清,没有统一定义?事实上,新一代互联网是有明确定义的。
这段话中后面的解释也是很含糊不清的。比如他用了“现在互联网”和“现有互联网”这两个词,但并没有说明其是否包括IPV4还是也包括IPV6。他说,“新一代互联网不是现有互联网的修修补补,两者之间应该是个升级换代的关系”,这句话也是不通的,因为通过对旧互联网的修修补补,也可以“升级换代”。 IPV6就是通过对第一代互联网的“修修补补”,形成第二代也就是下一代互联网。如果不是对旧互联网的“修修补补”,那就不是“升级换代”的关系了,而是全新创造一种新的互联网。所以,吴建平的这段话怎么看都别扭。这说明,吴建平对新一代互联网的认识是不够清晰的。
要定义“新一代互联网”有三个办法,第一是通过互联网研发时间来判断;第二是;参考国际技术标准研发思路来判断;第三是根据目的和技术要求来判断。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吴建平对“新一代互联网”确实是有问题的。
三、从时间背景看“新一代互联网”的真实含义
当记者问吴建平“新一代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和“未来互联网”的区别时,他竟然说这三者是一个意思。“‘新一代’和‘下一代’其实是一样的,只是不同的说法。比如我们在‘973’项目里,采用‘新一代’的说法,在有些国家级科研项目中,则使用了‘下一代’,也有人用‘未来互联网’的说法。这三个词我认为都是一个意思,如果统一起来会更加明确。”
问题是,这三者能够统一起来吗?如果说,新一代和未来互联网还可以统一的话,那它们和“下一代”之间是完全无法统一的。硬要将它们统一,就会闹出“关公战秦琼”那样的笑话。如果我们将一些名词出现的顺序排列一下的话,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清楚了。
1995年前后,美国开始研究第二代互联网,也就是所谓的下一代互联网IPV6(IPV4为第一代互联网)。
2003年左右,下一代互联网IPV6研发完成(以标准正式公布为指标)。从那以后,就进入部署实施阶段。
2005年前后,中国开始推进以引进IPV6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工作,以CNGI为代号,其中N就是next generation的缩写,是“下一代”的意思。
2005年以后,美国等相继开始了第三代(也就是新一代)互联网的研发工作,(美国GENI,2005;FIND,2006;ISO未来网络,2007;欧盟FIRE,FIA,2008-2009)。这些项目中都有“未来”的字样,称为未来网络或者未来互联网。
所以,国际上,未来互联网是指目前正在研发,尚未形成标准,但希望将来要取代下一代IPV6的新一代也就是第三代互联网技术。下一代互联网和未来互联网(新一代)根本不是一回事。吴建平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再从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看,他提出要积极研发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这其中的“研发”两字是令人寻味的。前面已经说到,下一代互联网IPV6已经早就研发完成,根本不需要中国领导人在2010年来号召“积极研发”。中国领导人不可能在下一代互联网已经在国外研究成功7年后,还来要求在中国“积极研发”它。需要积极研发的,只能是类似于国际上正在竟相研发的未来互联网那样的新一代。因此,吴建平既不了解国际互联网研发真实情况,也曲解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四、从技术路线看“新一代互联网”的真实含义
吴建平整篇访谈的宗旨是要人们相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新一代互联网是同一回事。但事实上,这两种网络不但在时间上存在不同,在技术路线上也存在重大差别。而吴建平对技术路线的描述也是问题多多的。
当被记者问到新一代互联网在技术方向上是否有争议时,吴建平回答说:“技术方向上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一个继续走现在的IPv4协议老路,通过地址转换解决地址不足需求;二是继续采用现在互联网的地址协议,但是利用新的IPv6版本解决互联网面临的挑战;另外一种是彻底推翻现有互联网体系,重新建立新的互联网。”
这里面有三个大问题。
第一,所谓通过地址转换解决地址不足需求的技术路线,这根本不是新一代互联网要考虑的问题。那只是挖掘第一代IPV4地址空间,来增加第一代地址供应的一种应急补救措施,根本谈不上“升级换代”的问题。所以,这不是新一代互联网的技术路线之一。
第二,IPV6也不是“新一代互联网”的技术路线。那是研发已经完成的下一代互联网。
第三,吴建平承认,存在一种“彻底推翻现有互联网体系,重新建立新的互联网”主张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的技术路线。其实,他没有明说的是,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所代表的是一种旧的技术路线,也就是修补型路线。而全新设计从一开始就是国际上以未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新一代)互联网研究计划的新主流路线。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吴建平所谓“下一代,新一代和未来互联网是同一个意思”说法之荒谬。
吴建平还说,“第三个路线是走极端,这方面很多年来一直没有一个整体性的方案或者成熟的路线出现。”其言下之意是说,只有IPV6才是唯一正确路线。但问题是,在国际上新一代互联网目前正处在研发初期过程中,而这才正是中国的一个好机遇,才值得中国花大力气去研发,以求争得一席之地。如果人家都研发成功了(就像IPV6那样),那中国还有什么创新的机会呢?还不是又要沦落到依靠引进,受制于人的境地吗?
真实情况是,美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研发了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这是一种不改动基本架构,采用修补的方法,进行升级的第二代技术路线。但是到了21世纪,人们发现这种修补方法作用不大,旧的互联网体制过于老旧,已经没有多少改进的空间,只有另起炉灶,打造一个全新框架的新一代互联网(也就是第三代的未来互联网)。全新设计,这就是新一代互联网的主流技术路线。
所以,第一代互联网是IPV4,第二代是IPV6(下一代),而新一代互联网则是全新框架的第三代未来互联网。这样的划分,一清二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