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年,对于中国移动推出的电子邮箱产品来说是多变的半年。短短半年之内,他们经历了手机邮箱、移动邮箱、139邮箱三个名称的演变。而这个演变,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略思想的转变。
手机邮箱:
手机邮箱就是在手机上用的邮箱,给人的感觉是它似乎只能在手机上使用。中国移动希望通过这个名字占领品类以外,实际上也是对当时移动互联网战略思想的一种贯彻。初期的移动互联网战略,其核心是建设独立于传统互联网之外的“移动门户与手机桌面系统”,同时发展定位、搜索、商旅等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应用。依托于WAP、GPRS上网,有别于传统的ADSL等上网形式。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手机只能上WAP网站,很多传统网站是没办法上的,目前很大一部分手机不能上WWW的网站。这是中国移动最初互联网发展战略的一种反映。已经习惯于垄断的中国移动,希望打造手机互联网这样一个完全垄断的行业。手机邮箱是一种独立于传统互联网的产品。然而,随着手机上网推广中越来越多问题的产生,随着诺基亚等手机厂商终端内容的置入,特别是iphone这样一个完全脱离运营商的网络终端的诞生,让中国移动垄断手机上网的想法彻底破灭——手机上网并不足以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手机上网并不能脱离强大的传统互联网而独立存在并与之平分秋色。
移动邮箱:手机上网是互联网在手机上的延伸
今年初,手机邮箱被统一更名为移动邮箱,强调电子邮箱的可移动性,并且试图将可移动的邮箱作为区别于传统电子邮箱的价值存在。移动邮箱虽然在PC上也可以用,但它是一个可以移动的邮箱。可以移动的互联网,这成为中国移动进军互联网战略的特色、卖点。
这实际上隐含着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略思想的转变。其核心逻辑是:有线互联网正在向移动互联网延伸,核心概念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凭借“随时、随地、口袋中的互联网”的特性,将在未来数年大幅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它将大规模融入日常生活,改变娱乐休闲方式、消费模式、商务模式等,为大众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新体验。“移动互联网”就是要把互联网移动化,甚至中国移动过去做的WAP建设都是想办法把互联网的内容修改变成移动化。中国移动开始承认手机上网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但还是试图强调自己的移动属性,希望凸显自身在互联网中的价值。
139邮箱:
手机上网只是互联网上很小的一部分
单从139邮箱的名字上我们已经很难看出其与中国移动有多大的关系。就像163、263、188一样,中国移动已经将自己的产品完全融入互联网的广阔海洋。记得有位专家的观点:“宽带的市场一定会领先于移动,更早地开发很多具有重要的用户体验的应用,移动通信的技术就只能跟进,逐渐地能够赶上和达到宽带网络在互联网的体验。不管是移动通信发展的方向,还是宽带通信发展的方向,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逐渐统一互联网未来的应用发展方向”。确实,客户不关心你用何种形式上网,在客户的需求中,只要能上到自己所熟悉、所需要的网站,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即可。手机上网和电脑上网应该是互通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移动’向互联网介入”。手机只是电脑而外的另外一个上网工具,或者说手机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电脑。这种思想的转变实际上代表了中国移动融入互联网的决心和力度。
不到半年的时间,中国移动从试图与互联网细分并立,到与互联网关联互补,最终融入互联网的海洋,它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信息企业,中国移动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让中国移动感受到了来自互联网的真正压力—移动通信的未来在互联网,而互联网不相信垄断。
附: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略实施的三件大事
2007年3月,一份《关于中国移动进军互联网的策略》的内部报告出炉,得到了高层领导的格外重视。报告中提到,中国移动未来关注的重点是“移动门户与手机桌面系统,例如客户端的发展;定位、搜索、商旅等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应用;PC与手机内容及应用的互通模式,移动互联网门户的营销职能等。”中国移动的互联网战略开始酝酿。
2007年6月18日晚,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对着上千名挤在报告厅站了一个多小时听其演讲的清华学子说,“我们需要的是互联网疯子,他必须是那种整天想着互联网,心思都放在互联网上面。包括他回家、半夜里,整个思维都是互联网。我们需要这样的年轻人加入中国移动。”
2007年7月26日,在占据全国1/5用户量的广东,中国移动启动了集团信息化营销伙伴招募行动,希望在今年内招募100家左右集团信息化营销伙伴,与中国移动一起开拓企业信息化市场。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的话表述,集团客户需要“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服务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显然,从集团移动信息化服务切入“移动+互联网”,正是中国移动在广东做的“触网”尝试。中国移动的互联网战略开始在广东试点,进入实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