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5/5/22 07:55

智能机出货量首现负增长 存量竞争加速市场洗牌

通信信息报  宋晓明

在大家还习惯于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当作新兴市场之时,“负增长”的消息却悄然而至。据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9880万台,同比下降4.3%。“负增长”的意外出现,根源在于中国国内市场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已趋向饱和,正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这一变化将导致现有市场格局的动摇,厂商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业内人士预言手机市场将迎“大洗牌”,大量中小型厂商将遭淘汰。在中国市场进入“换机时代”的背景下,国内厂商必须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提升,挖掘消费需求潜力;同时积极“走出去”,在印度等新兴市场中寻求新的出路。

智能机市场6年首现负增长

市场研究机构IDC 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1.1亿部左右,同比下滑3.7%。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4.3%,仅9880万台,环比下降8%。6年以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次出现季度同比下滑的情况。

德国市场研究公司GfK的数据也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下跌了14%。同时,GfK的报告还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为3.1亿部,增速低于去年全年的24%。另一组来自据科技网站VentureBeat的数据也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长了7%,远远低于上年同期34%的增速。来自GfK的分析认为全球智能手机销售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正是中国市场的渐趋饱和。

IDC的数据还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再度易主,苹果凭借1460万部的出货量成为中国市场第一,曾经的“中华酷联”组合在前五名中只剩下华为联想三星的市场份额则在快速缩水。IDC中国区研究总监王吉平称,中国市场本身对大屏智能手机的接受度比较高,iPhone 6系列的推出更激发了苹果用户的集中换机,这是苹果登顶的主要原因。

在过去的多个季度里,中国智能手机的季度出货量都保持在20%以上的高增长率,意外出现“负增长”使得外界开始担忧国内厂商的未来。

存量市场到来,市场将迎“洗牌”

一季度突现“负增长”令业内震动,虽然这一数据并不能说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饱和,但确实是其逐渐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一个信号。在过去的多个季度中,中国智能手机的季度出货量都保持着20%以上的高增长率,为何突现“负增长”?

首先,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现“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过去几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的高增速导致市场逐步饱和。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渗透率已经超过90%,国内市场正在变成智能手机置换市场。中国手机联盟秘书长王艳辉也认为,中国手机目前进入换机市场,手机出货量下滑这一趋势还会持续下去并趋于稳定。

其次,4G和大屏智能手机等因素加速了智能手机更新,消费需求提前释放,同时激烈的竞争导致很多厂商都积累了过多的库存量。4G智能手机刚刚出炉时引发了一波换机潮,这导致许多换机用户提前更换了手机。此外,大屏手机特别的苹果6系列热卖也使得上一季度提前预支了消费需求存量。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诸如HTC、三星等厂商的产品销量平平,过剩的库存量也影响了他们推出新机型,提振出货量的热情。

再次,2014年下半年运营商调整了补贴方式和补贴预算也是导致用户购机愿望降低。2014年运营商的营销经费受到大幅削减,这导致运营商在合约机优惠等方面的力度有所降低,使得部分用户更新手机的热情受到一定影响。王吉平表示,受营商补贴方式和补贴预算调整影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今年第一季度进入调整期。

国内市场渐趋饱和使得市场格局受到震动,业内人士预测,一些标准化的小手机厂商将面临巨大困难,而一些高端手机品牌或有特点的手机品牌将成为最后的幸存者。此外,由于消费需求转向以换机为主,价格不再是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关键因素,价格战难再奏效,一些瞄准低端,依靠运营商补贴过活的厂商将面临淘汰。随着中国手机竞争进一步升级,行业将迎来大洗牌。

竞争加剧,国内厂商“出海”求存

尽管国内市场早已出现饱和信号,360、乐视等互联网企业依然相继“下海”,这说明手机行业的吸引力依旧巨大。逐步进入存量市场后,竞争加剧也不可避免。国内厂商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首先,国内厂商必须更加注重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环境变了,但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在技术实力,专利贮备等方面弱势依旧。在未来的竞争中,价格战的作用将被极大弱化,标准化的智能手机和低端机的生存空间将逐渐被压缩。国内厂商不仅要做出更好的手机,特别是中高端产品,还需要提升品牌价值和服务质量,通过增加附加值的方式提升手机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海外仍有大量市场空间,国内厂商需积极“走出去”。据分析公司GfK预测,今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增长约10%,而这部分增量将主要集中在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专家指出,“在国内市场出现饱和后,国产手机将会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海外新兴市场智能手机渗透率只有30%,还有空间。” 目前,小米,华为等都在马不停蹄开拓海外手机市场,尤其是印度市场。

第三,加强品牌打造,强化品牌战略。在过去5个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位置数易其主,这反映了中国智能手机的客户忠诚度并不高。这把“双刃剑”使得国内厂商有望通过品牌战略提升综合竞争力。

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渐趋饱和,从新机市场转向换机市场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厂商也将逐渐丧失赖以起家的以“低价格”为核心构建的综合竞争力。面对即将到来的洗牌国内厂商唯有紧随市场变化,注重提升“内功”,积极“出海”探路,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方能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赢家。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