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全业务的开展,广电运营商NGB建设的开始,围绕固网宽带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传统电信运营商而言,虎狼相视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流媒体网认为,围绕固网宽带的竞争,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体现在由宽带资费价格所引发的用户竞争,随着运营商宽带价格和宽带速率之间呈反向增长的态势,从而加剧第二阶段业务层面的竞争。
第二阶段的竞争焦点在于由宽带速率提升引发的业务竞争,如电信IPTV、广电互动电视、三屏业务。运营商通过业务拓展来填充和挖掘现有的宽带价值,从而提升自身的可持续竞争能力。
这其中,多运营商共存、全业务竞争是引发格局竞争的缘起,而资费变化则是导致格局变化的主因之一。因此,我们流媒体网此次也特别针对全国主要城市的各家运营商的宽带资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择其做相应分析。希望能对业内有所帮助。
关于这次宽带资费调查,我们主要针对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等一二级城市的运营商512K、1M、2M这三种宽带流量的资费情况着手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各地的接入带宽正逐渐提高,1M和2M的接入逐渐成为主流,512K的市场份额日趋减少,三者比例接近1:1:1。除此之外,2M以上的带宽发展也很迅猛,尤其是广东地区。但高带宽的拓展用户现在也主要以套餐包的形式或者和IPTV结合的方式发展,纯高带宽申请用户的比例目前还较少。
从我们所调研的城市来看,目前各地宽带1M-2M的基本月资费上下浮动较大,省会及一级城市在100元以上,其中北京和上海最高。并且价格策略也已成为当地弱势运营商和新兴运营商拓展用户、与当地强势运营商抗衡的有力手段。从整个产业发展来看,随着运营商光进铜退战略的加速,以及IPTV的建设推动,接入带宽和资费价格的反向增长也将不断的加剧。而在高带宽的基础建设上,新兴运营商要比传统运营商所担负的包袱小,发展速度会更快,威胁也更大。
电信资费相对偏高 业务创新是出路
截止到九月份,中国电信的宽带用户总数达5056万户,根据流媒体网的调查数据显示,电信在同一城市的宽带资费远高于联通、移动。拿一级城市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地方宽带资费情况比较,电信在北京的宽带资费比联通要高出15%-20%,中国移动的宽带资费更是比中国电信低50%左右。在上海,中国电信的宽带资费高出中国联通28%左右,高出中国移动30%。就算是在泉州、长沙这样的二级城市,中国电信的宽带资费也要比中国联通高出10%以上,比中国移动高出30%-40%。这样的资费现状对于弱势运营商分流中国电信的固网用户无疑是极其有利的。
宽带接入现在已成为中国电信业务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因此未来电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因宽带资费过高而导致的用户被分流的情况,将不利于中国电信在宽带市场上的竞争。因此,把握宽带发展更应该是电信发展的核心。
此外,随着年初3G牌照的发放,无线宽带业务的增加也将会分流固网宽带用户。
因此,面对来自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甚至广电在宽带资费上的竞争压力,中国电信除了未来在资费调整方面做出补救措施以外,宽带提速和开发新业务才是阻碍其客户被分流和增加潜在客户群的关键。
此前有专家说,2009年将会是中国通信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变化之年。从三网融合到三屏合一,通信行业将进入全业务竞争。而市场竞争下的创新才是发展的关键。面对这一必然的趋势,中国电信想要在宽带业务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必须在业务创新上面下足功夫。针对中国电信未来业务的发展,IPTV也许是其宽带业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业务方面的差异化竞争,将会对凝固中国电信的宽带用户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联通资费占据优势 宽带建设迎头赶上
行业调查数据显示,截至九月份,中国联通宽带用户总数3659.8万户,宽带用户增加数持续保持稳定的高水平状态。
从我们调研的数据可见,中国联通在近30个城市中的资费情况,基本采取紧随策略,相比电信,宽带资费占有一定的优势。
2009年,中国联通启动了宽带升级提速,并将其作为新联通发展的重要核心工作之一。同时,中国联通还进行了1100万线EPON设备招标,而这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EPON招标。根据中国联通的宽带产业规划,在2009年,让80%的用户享受2兆的带宽,2010年到4兆,2011年达到8兆。FTTX建设,“光进铜退”已是未来宽带发展的一大趋势,无论是“光纤城市”还是“城市光网”的建设,都会成为未来运营商宽带竞争的一个砝码。
此外,在促进用户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联通也继续推进“内容+应用+接入+服务”的营销模式,加大固网宽带内容和应用的推广力度,提高固网宽带内容和应用服务的滲透率,提升用户价值,增加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