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1/1/4 09:15

无线2011:3G消LTE涨体验升

通信产业报  孟祥初

经过两年的发展,中国3G已基本结束建网期,2011年,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业务,如何快速升级LTE,成为运营商关注的重点。

2011年,中国3G进入第三年。这一年,全球金融危机持续退潮,全国3G格局基本明晰,同时受益全国信息化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无线通信产业上下游企业均对2011年寄予厚望。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对2011年形势这样分析:3G在移动用户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推动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成长期,带动用户和应用爆发式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对2011年3G规划提出的目标正体现了这一趋势:到2011年,3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及大部分县城、乡镇、主要高速公路和风景区等,3G建设总投资4000亿元,3G基站超过40万个,3G用户达到1.5亿户。

这意味着,3G用户的发展速度在今年将呈爆炸态势发展。

3G消

中国3G经过两年的规模建设和扩容,特别是运营商持续缩减无线侧投资的趋势明显,预计2011年将不会再出现大型网络项目招标,三大运营商的工作重点在2011年将转向深度网优,并局部扩容。据中国移动计划部副总经理边燕南介绍,2011年TD-SCDMA网络总体建设思路为:持续提升TD网络质量和承载能力,巩固TD网络建设成果;重点在已覆盖区域持续开展网络扩容和优化补点。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对2011年工作的部署重点之一,就是提高2G/3G、WLAN网络能力和支撑水平。

提升网络利用率也是运营商在发展3G过程中需要完善的主要工作之一,如中国移动计划将TD网络利用率从2009年的10%提升至20%。在此期间,如何结合现网特点,包括多种制式融合、中国用户业务及应用特点、高端集团用户和农村用户类型多样等,准确地开展业务和应用,抢先吸引用户,成为三大运营商竞争的关键。

LTE涨

一方面,国内3G规模建设投资已逐渐减缓,另一方面,运营商对LTE的关注度正日趋提升。2011年,LTE将继续成为热点,尤其是中国移动将在北京、上海等六个城市部署TD-LTE预商用网络,基站规模3060个,华为中兴通讯、大唐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爱立信上海贝尔等各大厂商将初次划分格局,首轮TD-LTE跑马圈地有望完成。此外,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将继续为向LTE演进而做技术研究和储备。

与此同时,国外LTE试商用将持续走热。美国Verizon、日本NTTDoCoMo、香港CSL等国际运营商均在2010年底开始提供LTE服务,印度RelianceCommunications等海外运营商已确定采用TD-LTE。市场调查公司InfoneticsResearch预计,到2013年,LTE通信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美元,用户达到7200万。

2011年春天,ITU将最终确定4G标准,LTE-Advanced和802.16m标准将进一步完善。全球TD-LTE与WiMAX两大产业阵营竞争格局有望更加明确,如俄罗斯Yota已宣布从WiMAX向LTE过渡。

更强调用户体验

进入2011年,如何应对激增的新客户所带来的网络流量,推出附加值高的业务,将成为三大运营商比拼的热点。

随着3G用户数的增长和数据业务的激增,网络带宽将面临压力,此时可有效分流3G带宽的WLAN、Femtocell等技术将继续走热,预计2011年Femto招标的可能性极大。因此与之对应的Wi-FiWAPI、Picocell、Femtocell、室内覆盖、典型场景覆盖等技术将值得关注。

受移动互联网冲击,电信运营商管道化趋势不可避免,2011年,与智能管道相对应的创新技术将由此走热,如用户识别、流量引导、业务感知、共享站点和网络、优化容量等相关解决方案。此外,应形势而需,业界对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支持平滑演进等方案的重视度持续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新技术为IMT-Advanced开拓频谱

关键词:频率管理

无线电管理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是各类无线电系统建设和运营的基础,在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公共安全、重大赛事、应急抢险等各行业及重要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且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当前,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无线电管理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以及新的挑战。

一、移动通信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频率的使用格局,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其他无线业务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各行业部门的不断渗透,使无线资源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加剧了无线频谱资源的紧张程度;

三、在频谱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追求增加无线移动通信的频谱划分不切合实际,应加强频谱的精细化使用和不同无线业务的频谱共用;

四、应采用先进的新技术为IMT-Advanced开拓新的频谱资源,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智能技术,感知无线电等智能技术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Wi-Fi联盟首席执行官EdgarFigueroa:提高家庭和热点易用性

关键词:Wi-Fi

Wi-Fi是目前支持互连体验的核心技术。除计算机和网络外,Wi-Fi现在还可连接消费电子、电器、手机等设备。Wi-Fi在工作场所、学校、家庭、户外、陆地、海洋和空中随处可见,无处不在。这一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用户随时随地保持联系。

中国用户对Wi-Fi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通信技术。最近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中国出生于1980到2000年一代的年青人(18-29岁)中,87%表示,宁肯不喝咖啡、不喝茶,也不会放弃Wi-Fi。中国89%的年青人认为,Wi-Fi便于他们与朋友保持联系。

最新的ABIResearch数据显示,基于Wi-Fi技术的设备出货量不断增长,2009年,Wi-Fi产品出货量为5.91亿部。2010年,这一数字增长了29%,达到7.614亿部。ABIResearch预计,Wi-Fi出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到2015年,产品年出货量将达到20亿部以上。

目前,全球预计已有2.01亿个家庭和无数企业在使用Wi-Fi网络。作为被传统家庭和企业网络以及智能能源、交通和医疗护理设备等领域所选用的技术,Wi-Fi应用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在医疗保健业,患者监控设备可向医院中心医疗站或医生诊室传送病人心律和血压等信息。在Wi-Fi互连家庭中,房主可通过Wi-Fi温控器及可以被智能手机控制的家用电器来有效管理用电量。数字家庭环境中,用户可直接在电视上播放笔记本电脑或手机中的图片、影片和其他媒体内容。

尽管随着技术不断变化,曾经一度流行的各类通信技术相继落伍,但Wi-Fi却有着光明前景。正如Wi-Fi技术不断扩展其应用范围一样,日益发展的Wi-Fi也将满足用户今后的需求。未来Wi-Fi的发展包括通过创新提高吞吐量和覆盖范围,如60GHz Wi-Fi技术,5GHz超高吞吐量(VHT)Wi-Fi,不断降低电池供电设备功耗,提高家庭和热点易用性。2011年将成为未来互连技术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年。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