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军部队来说,作战行动必须依靠强大且可靠的卫星通信能力,为此,美国海军于近期出台了不少新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卫星通信能力。
一、提高关键卫星信号,增强可用性
为了提高关键卫星信号对海上部队的可用性,美国海军已委托开发新硬件,以便把各种信号都组合到一个控制台中,方便使用。
二、启用新的海军卫星通信终端
新的海军卫星通信终端目前已基本敲定,这就是启用海军多频段终端(NMT),该终端的服务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将现行的X频段和Q频段终端组合到一个操作台内;二是通过宽带全球通信卫星系统添加Ka频段服务。据预测,宽带全球通信卫星系统可使海军的吞吐量提升至30Mb/s,而海军目前能够实现的吞吐量为3~5Mb/s。
军用X频段属于超高频(SHF)通信,其工作频率是7~8GHz。Q频段属于极高频(EHF)通信,主要用于受保护的战略通信,Q频段工作在44GHz,因而也适用于高带宽通信。Ka频段的工作频率则为30GHz。
值得关注的是,海军数次延期这项原本只有30个月的计划,主要为的是纳入新出现的技术,如与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的一致性,这样就可使多频段终端能够像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计划里的软件定义无线电系统那样接收新的波形。美国雷声公司也已宣布,该公司首先使多频段终端样机与软件通信体系结构实现了一致性。雷声公司多频段终端计划主管格伦•巴西特认为,与软件通信体系结构实现一致性代表了一项重大技术成就的取得。巴西特说:“其他军种在卫星系统工作方面遇到了麻烦,但它们不是我们建造的。雷声公司的方法是采用了我们25年来为海军所做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过去三年半中,我们在舰上度过了1.3万个小时,了解了海军的使用方式。设计人员与海军同在舰上,了解了这些系统需要如何使用以及其他各种细节问题。这些洞察到的问题均被带到了系统的设计中,所以才使设计出的系统如此完善。”
巴西特还认为:“所有系统和服务都结合进一部终端里可以带来巨大的好处,因为占用的空间更小了,功耗更低了,而且因为天线减少了,舰上的干扰辐射源也没那么多了,因而舰上的电磁干扰也降低了。”
三、改变卫星服务方式
除安装新的多频段终端外,海军还在与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合作,考虑改变商用卫星服务方式。目前,国防信息系统局也正在寻求有关信息,以帮助海军进一步改进其当前规划、规定、采购、管理和运行商用卫星通信服务的方法,从而满足海军的需求。
迄今为止,海军是以特定的数据率并通过数量有保证的链路为每个租赁的转发器申请空间段容量。国防信息系统局指出,海军已经通过申请获得了可靠、静态的连通能力,但该军种希望从非“静态”连接中受益,以便使海军舰船能够以最高的效费比来使用卫星资源。为此,国防信息系统局和海军都在寻找能够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最佳方法。海军认为,应该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来实现空间段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以及成本和闲置容量的最小化。海军构想了一种类似于租用移动能力的创新性概念。根据这一租赁创新性概念,只要与海军的目标接入点的连接能够得到保障,舰队用户就不必担心卫星、地面地球站或地面路径的问题,售方也能通过创造性的服务分配,重新分配多颗卫星上的可用功率或带宽,而不是预留全部的转发器,这样,这些转发器就不会处于闲置状态,达到了闲置容量最小化、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