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3G效应的凸显,发展3G不仅是实现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的重要举措,而且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相关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对此业内人士表示,3G网络建设已不再只是运营商的使命,也承载了国家意志。如此背景下,3G产业发展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在2G与3G将长期并存的现状下,尽管3G发展小有成就,依然遭遇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此次八部委为3G发展护航联合发文,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主管部门表明推动3G发展态度与诚意的“大手笔”。从曾经的2G时代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世纪大战经验来看,决定胜负的关键正是网络质量的好坏带来的客户体验和随之而来的客户口碑。
■ 权威解读
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发展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难点问题予以重点支持,这无疑会成为3G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有分析师指出,工信部牵头下发此文件,目的在于加快三大运营商接入网建设速度,进一步巩固其在网络传输速度和完善程度的优势,确保在完成三网融合后仍处于有利位置。受益公司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以及光通信设备企业中兴通讯、光纤光缆企业亨通光电、烽火通信等。
这一政策的出台背景是什么?又有哪些鞭长莫及的地方?3G发展的瓶颈是什么?本文将为您一一解读。
————出台背景————
3G效应初见端倪
自2009年3G牌照发放以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一路高歌猛进,商用网络覆盖城市均已超过200个,初步完成了全球范围内规模空前的网络覆盖。一个囊括终端产商、业务开发商、内容提供商以及虚拟运营商、渠道出版商、唱片公司等行业的3G产业链已初见端倪。工信部公布的2009年3G和TD发展总体情况显示,去年3G直接投资1609亿元,间接拉动国内投资5890亿元。
随着3G效应的凸显,发展3G不仅是实现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的重要举措,而且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相关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对此业内人士表示,3G网络建设已不再只是运营商的使命,也承载了国家意志。如此背景下,3G产业发展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产业发展遭遇尴尬
在2G与3G将长期并存的现状下,尽管3G发展小有成就,依然遭遇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
与之前的强势宣传形成反差,3G并未“飞入寻常百姓家”。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存在着低龄、低教育程度和低收入的“三低”特征。目前大部分移动用户是低端用户,他们对于价格很敏感,对于现在运营商推出的众多智能手机还没有消费能力。
再者有限的业务种类也进一步制约了3G的“攻城掠地”。因此不少人指出中国并未真正进入3G时代,绝大部分运营商给用户推销的“3G”不过是“伪3G”和“假3G”。
此外,3G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在基础通信网络建设层面的问题已经充分暴露出来,比如基站选址困难、资源共享渠道缺乏、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这些问题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单凭运营商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需要更高层面的涉及多个部门的政策支持与指导。
————政策背后————
强力发射三个信号
此次八部委为3G发展护航联合发文,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主管部门表明推动3G发展态度与诚意的“大手笔”。
通信产业报社长兼总编辛鹏骏表示,该意见较其他指导政策而言更细致更全面,传达出了三个信号。第一,国家一如既往地支持3G发展,充分认识到了3G产业链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作用;第二,相关政府部门正在努力营造3G发展的良态环境,从用地、税收、环保等多方面协调资源扶持3G;第三,《意见》对到2011年我国3G总投资、基站数量以及用户数提出的硬性要求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明确了3G建设与发展的近期目标与发展方向。
此次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部委,对于3G发展的意见要求和政策指导力度都远远超出了以往。
《意见》一方面强调电信企业要以市场与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又规定了近两年3G发展的硬性指标。辛鹏骏认为这并不矛盾,3G的建设与发展是政府支持下的企业行为。在肯定市场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由政府帮助整合产业链、消除3G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是加速3G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