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从事网络技术方面的研究,所以说移动业务也说不到位,也缺少一些开发和运营的体验,不过有一些思考想跟大家分享。
谈到移动业务,当我们所刚成立的时候,领导问我3G能干什么?我当时跟领导说,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都可以干。现在我们基本上还没有看到3G,但是基本上已经看到了,也许明年吧。但是,在全球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到3G虽然很多的方面没有达到我们设想的那样,我们也没有找到什么杀手级业务,也没有可以找到替代语音应用的杀手级的应用。但是,这确实给我们的运营商和用户都带来了价值的提高。
我们从全球的用户可以看到,在语音业务ARPU值持续下滑的时候,3G的数据业务适时地使我们的总体ARPU值得到了提升,而且增长的速度是越来越快。在发达国家数据业务的ARPU值在业务的总体ARPU值当中接近了25%和26%左右。而且,年增长率超过了40%。这说明了什么呢?虽然语音业务下滑,但是数据业务有更广泛的空间,所以我们有理由对于3G的未来和移动通信的未来抱着更大的信息。
另外一个,刚才范先生给大家非常好地描述了各位移动业务的制式,尤其是未来宽带的接入的发展趋势,我们这里通过一个数据,大家可以看到咨询公司调查,到2012年的时候我们移动宽带市场的情况。
那么,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蓬勃的,大家持续地去研发。那么,从市场可以看到,其实在移动宽带的接入市场有非常广阔的需求。当然了,可能不同的技术和用户规模成比例,那么HSPA的市场份额会高一些,那么EV-DO相对会差一些,还有WiMAX和TD-SCDMA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业务需求和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慢慢地到了一个移动宽带的时代。
3G诞生在10年前的时候,我感觉是互联网快速发展正火热的时候,包括电信行业和其他的很多行业,包括传媒的冲击都是很大的。互联网的泡沫消失了,甚至有人说全球的经济危机都和互联网的泡沫有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电信行业从互联网的冲击当中实现了成功的转型。那么,既然是转型就没有结果,现在还很难讲未来电信行业的整体面貌是什么样的,起码我们被自身所改变。从目前来讲,全球的运营商,我们所共同能够关注到的一个领域,就是从传统的电信行业,我们可以转型到信息服务。那么,从信息服务行业,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全球的市场是非常大的,从2010年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的市场不光是份额的扩大,而且这个比例相对来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传统的不管是移动语音还是固定语音都在持续下滑,那么快速增长的领域更多的是内容服务和IT服务这两个领域。
我个人认为移动通信行业是我们电信行业的主流,现在我们所有的运营企业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都把信息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我觉得我们更主要的是信息化更多地服务于我们的实体经济。我们国家总体来讲,我们看到了我们从管理、金融、中小企业,到我们各个行业来讲,我们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并不是那么高。那么,信息化能够使我们所有的行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我们的运营成本,或者使我们的人民能够获取到更好的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我想,各个方面信息化服务于实体经济应该是我们电信,尤其是移动通信行业今后长期应该服务的一个领域。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仅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现在来讲我们整个的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获取我们电信的信息。其实现在正在做和即将开展的领域很多,我这里只是一个实例,就是移动和互联网的结合,但是现在也是正火的,现在不谈移动互联网就不时髦了。
另外一个是移动媒体,那么移动和媒体之间的结合,当然不是说我们的电信运营商也要做媒体行业,而是要跟媒体有一个很好的结合,给用户提供媒体的服务。比较典型的是广播电视,当然还有传统的平面媒体、移动金融、交通等等。我们人民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需要的很多的信息,都需要我们运营商通过和行业融合来提供给我们的用户。所以,融合是我们现实的需求,因为跨过了非常窄的行业分工的领域,所以你可以具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当然也不是没有竞争的。
另外,移动互联网对于电信行业的影响和冲击始终是存在的。虽然电信行业通过一些转型,获取了新的增长空间,但是不代表这种影响就消除了。其实,现在来看,可能更多的冲击马上要进入移动行业,那么移动行业的冲击也可能会诞生出一种新的运营或者是商业模式。
互联网和手机都具有一个非常相同的特征,都是个性化非常明显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用户的特征、用户群基本上有很大的交叉,有很多的重合。所以,我个人认为移动和互联网的结合,确实能够产生出很多新的增长点,这可以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娱乐带来很大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可以看到全球这么多的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
在我们国家,其实我们的移动互联网还处于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更多是统计的结果,就是休闲、娱乐是我们目前中国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主要诉求。但是从发达国家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主要从娱乐化为主,转向了服务业、生活、商业、金融等各个方面,所以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些发达国家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和经验,不代表我们以后可以完全走这条路,但是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当中,我个人认为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注意。一个是避免两个极端,就是放任自流,还有我们的运营商要掌控一切。其实,在固定发展当中我们基本上是做不了什么事情,那么这种互联网传统的莫非的模式是大家都认可的模式,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模式其实对于互联网和电信行业都是一个巨大的伤害。我认为这个模式不应该持续下去,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如果我们继续按这个模式下去的话,我认为这整个的行业是毁灭性的。
另外一个,我可以看到鉴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模式,我们大部分的国家提供的移动互联网的服务,我们有的专家形容为围墙内的花园,看起来很漂亮,但是实际上是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所以,我们更大的繁荣是要走出这个围墙,使得这个墙内和墙外都更繁荣,这对于我们业界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怎么样保证这个服务,而且大家从中都可以获利,没有人愿意做免费的服务,尤其是对于运营企业来说。
NTT DoCoMo的i-mode我们不敢说是最成功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它解决的作用。那么,在这个产业链当中,运营商需要提供一个平台,最重要的是通过运营商提供的平台,可以带来更多的用户。而这些用户,又进一步地促进了内容服务商以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积极性,这样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这样,使得我们的用户和我们的内容、服务的提供商都有更多的投入,这样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收益,这样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另外,实际上“内容为王”,也不是一个很新鲜的东西。但是,我们一旦给用户提供不了新鲜的东西,我想上网可能就是一个管道了。那么,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终端、应用,网络和终端随着技术的不但进步,现在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业务提供能力。虽然移动的互联网滞后几年,但是用户的体验已经和固网差不多了。所以,这种情况下网络和终端的能力非常强,虽然到不了PC,但是已经具备了PC的功能,那么这种情况下应用就成为了一个需要突破的环节。现阶段,主要还是应用的内容不够丰富。在日本和韩国,这是应用移动互联网非常成功的经验,只有新鲜的应用才可以使用户喜欢使用。那么,有一些运营商是自己投入,而且和外面合作,给用户提供非常好的服务。
那么,在中国这种模式不一定可以完全拷贝,但是在内容的投入、组织、策划上,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一点。那么,对于运营商来说,可能内容非常廉价,因为我用了你这个内容价钱不是说我承受不了,同时我获取非常容易。那么,i-mode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是可以需要什么东西自己选,按照你自己的需要。也许,我们可以和其他的商业行业来学,你可能有像家乐福和沃尔玛这样的大卖场,也有专卖店。
终端是每个用户自己的个性化的一种体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终端的成败是移动通信当中包括业务成败的关键。最近1年多,应该说对于业界冲击最大的应该是苹果的iPhone的手机,虽然我们认为它在通信的功能上并不见得多么强大,那么它有非常好的用户体验,也有非常好的应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应用它的运营商其中之一AT&T的统计显示,有2%的用户带来了20%的数据流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我们拥有能够集成和运用互联网更多的产品,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大程度地掌握更好的市场话语权。
其实,iPhone的成功不是个案,现在我们很多的互联网都在想办法把应用集成到手机上。那么,像诺基亚、索尼爱立信包括摩托罗拉都在做这样的工作。
那么,下面就得看下一个成功会是谁呢?是苹果还是Google,或者是我们的传统的电信终端厂商,比如说诺基亚、爱立信。当然,我个人倾向于看好Google的这个,因为我现在还没有用过它的电话,不知道实际使用的成本。我觉得从个人的内容角度来讲有巨大的优势,可以给我们带来整个的用户体验带来非常大的改善。
最后,是一个简单的总结。首先,移动业务应该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个是必然的。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为实体经济服务更加重要。另外一个方面是行业的融合,再一个是运营商应成为价值的聚合者,而不是各种内容应用的创造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应该逐步从娱乐走向为工作、生活服务。它应该是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一个消费的东西,当然消费也很好,可以创造很好的效率。
下面这个图是我们在国际上移动互联网当中,从2G到2.5G、3G以后,整个的应用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内容可能在2G、2.5G是很时髦的,那么到了3G的时候,因为用户网络能力提高,这个时候是后来居上,过去很困难的提供的,那么在3G的时候就成为了主力的业务。那么,我相信随着3G业务的提高,今后新的形态不知道。其实,我们现在过分地谈某一个单个的业务会怎么样,可能还不如针对我们的工作、生活的需要去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