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08/10/17 10:40
推“TD”的关键是力推移动互联网
0
0

最近工业信息化部李毅中部长加大了推动 “TD”发展的力度,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也表示要将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推动TD商用进程。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中国移动宣传“TD”的广告,内容是打可视电话。看来中国移动是将可视电话作为“TD”应用的“亮”点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可是大错特错了!可视电话只是一个很窄的应用市场。

未来移动通信竞争的焦点是移动互联网。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才能拉动对“TD”的需求。当“TD”能够为用户提供廉价、快速、便捷的互联网接入和有效地支持各种应用服务时,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出现“TD”快速发展的高潮。“TD”面临的问题不单纯是“TD”本身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3G移动互联网的普遍问题。

发展“TD”3G移动互联网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资费政策问题

目前“TD”的收费方法是:话音月套餐,附带10M字节数据流量,超过按0.2元/分钟 计费。数据套餐,每月100元限2G字节以下。这种收费标准甚至比联通的CDMA1X(每月百元不限量)还高。这显然不利于发展移动互联网接入业务。要快速发展“TD”接入移动互联网业务,首先要制定一个令人心动的价格,如50-100元包月不封顶。令用户彻底解决后顾之忧,放心大胆地上网。几年前固网宽带包月导致宽带的大发展,今天移动宽带包月也将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进一步推进“TD”的发展。当移动互联网成为时尚,“TD”成为接入移动互联网的首选时,将迎来“TD”大发展的时代。

2、手机成本问题。目前能够支持在互联网上享受各种应用的

手机是拥有JAVA等能力的中高档手机,价格在一,两千元。对于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而言这个价格还是偏高,最好能够降低到1000元以下。降低手机成本是推广“TD”的关键问题。由中国移动组织应该探索新的模式,采用联发科的芯片生产预置“应用门户”客户端软件的手机。这样就有可能将成本降低到“山寨机”水平,又有良好的质量控制。更重要的是能够快速变换机型满足用户追求时尚的需求。

3、终端客户端软件问题

移动互联网上很多的应用受制于终端的性能。目前移动互联网上很多应用都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用户终端需要下载安装客户端软件才能使用。而这些客户端软件只支持主流机型,今天的“ TD”手机几乎都不能下载安装,不能使用这些应用。“TD”要大规模推广应用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TD”手机数量很少,要求各种应用网站的客户端软件支持“TD”手机是不可能的。解决的方法是中国移动自身或者通过合作方发展“应用门户”网站,用户只需要安装“应用门户”的客户端软件就可以通过“应用门户”的代理,一键接入各种应用,而且不再需要下载安装各种客户端软件。

4、发展I-TD HSPA

目前的“TD”严格说算不上宽带,要支持大量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部署TD HSPA是当务之急。中国移动已经在这方面做了部署,强力推进。

现在的问题是核心网和网络体系结构的扁平化问题。目前“TD”的核心网和网络体系结构与WCDMA相同是从2G演化过来的,以话音为主要业务。当以接入移动互联网成为主要业务时,这种体系结构存在层次多、延时大、设备复杂成本高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诺基亚为WCDMA发展了I-HSPA,将NodeB基站直接接入互联网,即简化了设备,又减少了延时。这种系统目前已经开始商业化部署。LTEWiMax也都采用类似的扁平的体系结构。“TD”以接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业务,为了保持足够的竞争能力,在网络体系结构和核心网方面也应该发展和部署类似的I-TD HSPA。

推动“TD”商业化成功不单纯是“TD”本身的问题,与推进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是密不可分的。为此必须在整个产业链全面进行部署,从终端、网站到网络体系结构和核心网和运营模式都要进行调整、重新部署和创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