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外运营商在为3G基站的站址获取、安装和运输等问题烦恼时,中国移动却显得格外从容。由于中国移动将分布式基站作为TD布网的首选,在降低成本、提高部署灵活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专家估计,在中国移动一期TD网络建设中,分布式基站的采用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50%。
尽管分布式基站最早出现在3G的另外两种制式——WCDMA和CDMA2000中,但是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TD。“由于TD基站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对路径的功率衰减更敏感,所以TD基站非常适合分布式架构。”泰尔实验室无线通信部副主任贺鹏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
针对以往分布式基站主要针对FDD设计,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制定了一套用于TDD制式的分布式基站标准。贺鹏告诉记者,目前这套标准已经完成,并且送审报批。预计在下半年中国移动第二轮的TD招标中,很有可能将该标准纳入招标细则。
TD的必选项
作为下一代基站的标志之一,分布式基站的理念在3G研发初期即已形成,主要用以解决2GHz频段高衰减和寻址设站困难的问题。
泰尔实验室的秦岩认为分布式基站无疑代表了“下一代基站”的基本走向,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分布式基站结构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模块间接口实现标准化,从而简化研发过程,削减研发成本,并因规模化减少了设备生产成本;第二,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分布式基站可有效解决站址选择问题,从而实现因地制宜、灵活部署的站址资源利用方式;第三,分布式基站能充分利用基带资源;第四,新型移动通信技术标准高速演进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基站升级问题,分布式基站的模块化结构具有功能丰富、系统扩容升级方便的特点,符合新型移动通信网络面向未来的要求。
秦岩表示:“射频拉远、基带池正在这些新型产品中得到普遍使用,这也大大促进了分布式基站的发展速度。”目前,分布式基站已经成为TD组网的必选项。
标准之争
目前,分布式基站主要采用两种开放式接口标准:分离无线设备和无线设备控制部分的CPRI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标准,还有基带处理、射频、网络传输和控制层面都分离的OBSAI接口(Open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Initiative)标准。
CPRI接口实现相对容易,支持厂商以Ericsson、华为、Siemens、Nortel、NEC等为代表。OBSAI接口研发有一定难度,标准完善相对复杂,Nokia、Samsung、中兴、Alcatel、烽火、首信等基站设备商参加了该组织,天线、器件厂家多有加盟,也颇受WiMAX等宽带无线接入阵营成员青睐。
“但是以上两个标准在接口的开放性上做得都不够深入,导致不同阵营厂商间的产品无法互联互通,在无形中提高了分布式基站的成本。”贺鹏表示。
当然UMTS和CDMA2000等FDD阵营对分布式基站需求并不迫切,也是其接口标准滞后的原因之一。有统计显示,目前在已部署的UMTS和CDMA2000网络中,分布式基站的份额不到50%。贺鹏认为UMTS和CDMA2000之所以不像TD那样青睐分布式基站,主要是因为智能天线并非其必选项,而TD要发挥频分多址的优势就必须使用智能天线。
他同时表示,分布式基站并不能代替目前已成熟的宏基站等设备。“两者定位不同,未来将同步发展。”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