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08/7/21 14:30
移动通信泛在融合通信业务发展趋势
0
0

1、引言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通信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驱动现代社会迈入信息时代的主要动力。在世界各地,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迅速、方便地获取来自全球的最新资讯,通信业作为整个世界的基础行业之一,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移动通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跃元素。“融合”是移动通信在21世纪前20年发展的主旋律,直接源于持续和非持续两种范式的融合在通信信息技术体系的每一层(从物理层到应用层)都有体现,本质上是用户需求驱动下的一种变化,从关于信息设备的通信、计算、消费电子的“3C融合”,到关于信息传输载体的电信、数据、广电三网融合”,到开放的业务环境和闭合的业务环境的融合,以及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范式与电信技术范式的融合,都已经开始发生并深刻地影响着技术的发展。

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之下,人们对于业务体验的需求也进一步被激发,从而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新的需求,这使信息时代打上体验经济的烙印。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仅仅将原有业务的简单集成,或进行数量上、速率上的增加。对于移动通信技术,虽然当前研究和标准化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无线和网络传输方面,但业界已经在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探索中认识:系统的成功取决于其提供的业务和应用是否满足用户对业务体验的追求,各类数据业务已成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增值利器,同时,也需要不断努力发掘未来移动通信业务的新增长点:除了提高传输速率以支持多媒体业务之外,还需要对用户、环境进行理解和把握,对系统资源进行灵活自组织自适应的协同,引入面向用户基本感官之外的“新媒体”,利用人的其他信息形式,如情感、意愿、肢体语言等。

在此过程中,“泛在”(Ubiquitous)的概念逐步被引入移动通信中。“泛在”主要面向用户周边所暗藏着的各种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处理能力的协作,成为融合的一个活跃的新分支。得益于微电子无线通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将出现在人们周围,并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互联,对业务系统影响越来越显著。大量的设备、多样性的电信技术、定位和感知系统、位置感知或上下文感知的应用等被看作是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的关键因素。而通用的信息接入(包括业务交互,媒体转换),能灵活控制的泛在设备(包括通信终端、家电、传感器、可穿戴电脑等)和个人通信(支持个人移动性和终端移动性)构成了这个移动泛在融合业务环境的基础,将提供更多的业务创新机会。

2、移动泛在业务环境

“泛在”一词来源于计算领域,英文翻译为“Ubiquitous”或“Pervasive”,乃“无所不在”之意。1990年,马克·威瑟尔(Mark Weiser)基于对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模式的观察,革命性地提出未来的计算模式将是泛在(或无所不在、普适)的,即用户拥有的计算设备将嵌入其生活空间中,协同地、不可见地为用户提供计算、通信的服务。这是一种具有变革意义的服务交互模式,它使用户不再被烦琐的计算机操作和交互所困扰,而更关注其从事的任务本身,体现出“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以及对人类的关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